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街道隨社會演化,一條街也有歷史,中輝書局店主周生娓娓道來,舊日的新康街正對街市,人流最旺,後來街市搬遷,街道回歸平靜,店舖以小商戶為主,售賣雜貨、電器和食品等。沙士後一度蕭索,自由行實施後,街道才重現人氣。
周先生說,上水水貨客活動已有20、30年,但約於5年前起人流變得非常多,「一開始唔覺,原本希望多啲人流,生意會好,但越睇越唔妥」,小商店一間一間消失,慢慢變成「水貨店」,由街頭旺到街尾,最終連自己的文具店亦守不住。
小舖升至10萬
水貨街非一日變成,早於數年前,藥房等水貨店已由近港鐵站的新豐路,蔓延至新康街、新功街和巷仔街,舊店陸續被取代,新康街亦陸續演化,今年初在街中的兩家電器店,亦已變成專營化妝品和護膚品的店舖。
差估署數字顯示,中輝書局位於新康街20號地下及閣樓,應課差餉租值在兩年間,由69.6萬元升到2017至18年度的88.8萬元,兩年間升近三成。有區內地產代理稱,上水區旺舖租金動輒要20萬元,高於市區租金,即使位置較偏的小舖,租金亦升到約10萬元。
■記者曾偉龍
周先生說,上水水貨客活動已有20、30年,但約於5年前起人流變得非常多,「一開始唔覺,原本希望多啲人流,生意會好,但越睇越唔妥」,小商店一間一間消失,慢慢變成「水貨店」,由街頭旺到街尾,最終連自己的文具店亦守不住。
小舖升至10萬
水貨街非一日變成,早於數年前,藥房等水貨店已由近港鐵站的新豐路,蔓延至新康街、新功街和巷仔街,舊店陸續被取代,新康街亦陸續演化,今年初在街中的兩家電器店,亦已變成專營化妝品和護膚品的店舖。
差估署數字顯示,中輝書局位於新康街20號地下及閣樓,應課差餉租值在兩年間,由69.6萬元升到2017至18年度的88.8萬元,兩年間升近三成。有區內地產代理稱,上水區旺舖租金動輒要20萬元,高於市區租金,即使位置較偏的小舖,租金亦升到約10萬元。
■記者曾偉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