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屋輪候時間延誤逾兩月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2日 20:35
2017年10月12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以置業為主導,建立置業階梯,卻因而延誤公屋上樓時間。其中政府計劃將4,800個火炭公屋單位改為綠置居出售,並將計劃恒常化。4,800個單位佔該年度公屋編配單位數字的35%,以收回至重編單位需時半年推算,該年度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因此延誤超過兩個月。
林鄭月娥提出,以更多的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馬上將4,800個火炭發展的公屋單位改為綠置居出售,化出租單位為資助出售單位,料於2019至2020年度落成。
輪候人士只能入住舊單位
政府文件顯示,該年度原有13,700伙公屋單位落成可供編配,綠置居單位則佔約35%,以收回至重編單位時間半年計算,該年度整體平均輪候時間將會延誤64日。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委員王坤指出,綠置居肯定會延長公屋輪候時間,「林鄭希望加快公屋上樓,拖慢咗就真,輪候嘅人係好慘」,並表示現時平均輪候時間為4.7年,年底或已升到5年。他又指,倘日後增加綠置居數目,新單位將改成綠置居,輪候冊人士變相只能入住騰空出來的舊單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早前指,房委會明年初才會檢討綠置居,不宜提早將綠置居恒常化。他昨日說:「係咪恒常化要取決於檢討結果,要睇吓回收單位後流轉係咪順暢、同對輪候時間有冇負面影響。」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認為,林鄭月娥做法繞過房委會,的確不理想,但實際上亦是履行其政綱中的承諾。
林鄭在記者會上回應稱,她的房屋政策四個元素其中一個是置業為主導,希望香港市民能夠落地生根,以香港為家。她指出,由回歸到現在,香港自置居所的比例沒怎樣上升,20年來大概由47%增至50%,「一個社會要穩定,其實能夠擁有自己嘅房屋,可能係一個幾好嘅基礎,亦都係點解咁多人羨慕新加坡嘅公屋制度,就係佢以出售為主,所以大家都會有一個資產」。
■記者曾偉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