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承諾推行醫委會改革,她昨主持行政會議前表示將有新方案,會將由特首委任的兩個公營機構代表,改由醫學專科學院約7,000名院士選出。醫學界普遍表示未完全滿意方案,只能無奈接受;病人組織代表則認為,林鄭願釋出善意對政府日後推行其他醫療新政策有幫助。
記者:于健民
醫委會改革主要分為委員組成及聆訊機制兩大部份,以前者最具爭議。醫委會現有28名委員,據政府去年提交立會的最後方案,建議增加4名業外委員,委員總數為32人;另把由醫專擁有的兩個席位,由政府委任改為由醫專20多名委員選舉產生。但醫生組織不滿發動靜坐,時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拉布成功拉倒方案。
政府換屆後,成立三方平台討論改革方向,醫學界代表歐耀佳提出把各擁兩席的衞生署及醫管局各抽一席,改由全港醫生一人一票選出。但食衞局5月舉行閉門「吹風會」,表明會保留去年方案,但所增加的4名業外委員不用特首委任。直至昨日,林鄭突表示已得出新方案,即同意從衞生署及醫管局各抽一席;但該兩席會改給醫專,並由醫專決定是否以選舉產生。
歐耀佳︰都要收貨
據了解,政府換屆後認為方案仍有討論空間,願意聆聽及修改細節;直至9月尾,食衞局再與病人組織及醫學界代表閉門會面,三方得出今次方案,並於日前由林鄭親自拍板。林鄭指,今次方案「可以相當做到妥協,亦都可以滿意各方要求」,表明已大致獲得持份者共識。
草案處於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審議階段,該委員會主席張宇人稱,自由黨會支持修訂方案,並籲「少數私家醫生」不要「冥頑不靈」。他又透露,現時委員會仍未到逐字審議階段,10月和1月將分別召開兩小時會議審議。食衞局長陳肇始亦明言政府已釋出善意,籲立會向前看、盡快通過草案。醫學專科學院發聲明指,醫專會就該兩席如何產生進行廣泛諮詢;據了解下周會有內部論壇商討。
歐耀佳樂意見政府讓步,但政府只願意把該兩席交由醫專決定如何產生,即使選舉也只可由7,000多名院士選出,與他提出的由全港醫生一人一票方案有距離,但直指今次接受方案,主要考慮病人組織等待改革醫委會已近20年,故政府只要願意讓步「都要收貨」。
三方平台成員、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方案大致可接受,相信今次方案屬病人組織及醫學界雙贏局面,政府亦能把反對聲音減至最低,達致「吹和風」目的。他指,對病人組織而言,最希望醫委會盡快改革,改善現時醫委會積弊,包括投訴個案最長需6年才能召開聆訊等。
記者:于健民
醫委會改革主要分為委員組成及聆訊機制兩大部份,以前者最具爭議。醫委會現有28名委員,據政府去年提交立會的最後方案,建議增加4名業外委員,委員總數為32人;另把由醫專擁有的兩個席位,由政府委任改為由醫專20多名委員選舉產生。但醫生組織不滿發動靜坐,時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拉布成功拉倒方案。
政府換屆後,成立三方平台討論改革方向,醫學界代表歐耀佳提出把各擁兩席的衞生署及醫管局各抽一席,改由全港醫生一人一票選出。但食衞局5月舉行閉門「吹風會」,表明會保留去年方案,但所增加的4名業外委員不用特首委任。直至昨日,林鄭突表示已得出新方案,即同意從衞生署及醫管局各抽一席;但該兩席會改給醫專,並由醫專決定是否以選舉產生。
歐耀佳︰都要收貨
據了解,政府換屆後認為方案仍有討論空間,願意聆聽及修改細節;直至9月尾,食衞局再與病人組織及醫學界代表閉門會面,三方得出今次方案,並於日前由林鄭親自拍板。林鄭指,今次方案「可以相當做到妥協,亦都可以滿意各方要求」,表明已大致獲得持份者共識。
草案處於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審議階段,該委員會主席張宇人稱,自由黨會支持修訂方案,並籲「少數私家醫生」不要「冥頑不靈」。他又透露,現時委員會仍未到逐字審議階段,10月和1月將分別召開兩小時會議審議。食衞局長陳肇始亦明言政府已釋出善意,籲立會向前看、盡快通過草案。醫學專科學院發聲明指,醫專會就該兩席如何產生進行廣泛諮詢;據了解下周會有內部論壇商討。
歐耀佳樂意見政府讓步,但政府只願意把該兩席交由醫專決定如何產生,即使選舉也只可由7,000多名院士選出,與他提出的由全港醫生一人一票方案有距離,但直指今次接受方案,主要考慮病人組織等待改革醫委會已近20年,故政府只要願意讓步「都要收貨」。
三方平台成員、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方案大致可接受,相信今次方案屬病人組織及醫學界雙贏局面,政府亦能把反對聲音減至最低,達致「吹和風」目的。他指,對病人組織而言,最希望醫委會盡快改革,改善現時醫委會積弊,包括投訴個案最長需6年才能召開聆訊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