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近年多了市民以司法覆核挑戰政府決定,由立會前主席曾鈺成(圖)擔任召集人的智庫香港願景計劃,提出成立設於高院之下的「司法覆核法庭」,由專責法官審理司法覆核申請提高效率,以及減少因官司招致的額外開支;而相關的年薪開支估計每年需1,000多萬元。
記者:姚國雄
香港願景計劃名譽研究員陳澤銘指,由2011年至2016年,司法覆核許可申請由103宗急升至228宗,同時法院批准的許可則下跌,少於一成獲批,「百分之九十嘅申請,法院都覺得係冇理據」;但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急升,法庭承受巨大工作壓力,「有做開刑事審判嘅法官都被叫咗去做司法覆核,人手已短缺到咁嘅情況」。陳稱針對港珠澳大橋、中環繞道、機場三跑的司法覆核,政府最終勝訴,卻因官司而導致額外工程費用逾100億元,工程亦延誤。
料年薪開支逾千萬
現時司法覆案件由高院處理,智庫建議參考英國做法,另設司法覆核法庭,由專職法官處理司法覆核申請,有其獨立程序,壓縮審理時間,增加效率。按智庫計算,司法覆核法庭的年薪開支預計為1,000多萬元,「對比動輒數以億計的基建延誤開支,這筆年薪開支並不算龐大」。
智庫指該法庭負責裁定司法覆核申請,法庭主任法官應由經驗豐富的高院法官擔任,負責檢視所有申請,識別重大案件並指派合適的專責法官處理,其餘成員由專責司法覆核的高院法官組成。法庭下可另設專門法庭,如憲法法庭、審理政府基建項目等的規劃法庭。
智庫又建議加快處理司法覆核申請許可的程序,如可書面處理覆核申請,毋須開庭,避免排期,以及把申請許可和聆訊合併,省卻時間。智庫亦倡議把法庭「越級上訴程序」恒常化,除非訴訟雙方反對,否則自動將對原訟法庭的上訴交由終院審理。曾鈺成稱司法覆核申請宗數增加,非但對司法機關構成壓力,亦令一些政策不能推行,故提出建議完善司法覆核機制,但不評論機制有否被濫用。
記者:姚國雄
香港願景計劃名譽研究員陳澤銘指,由2011年至2016年,司法覆核許可申請由103宗急升至228宗,同時法院批准的許可則下跌,少於一成獲批,「百分之九十嘅申請,法院都覺得係冇理據」;但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急升,法庭承受巨大工作壓力,「有做開刑事審判嘅法官都被叫咗去做司法覆核,人手已短缺到咁嘅情況」。陳稱針對港珠澳大橋、中環繞道、機場三跑的司法覆核,政府最終勝訴,卻因官司而導致額外工程費用逾100億元,工程亦延誤。
料年薪開支逾千萬
現時司法覆案件由高院處理,智庫建議參考英國做法,另設司法覆核法庭,由專職法官處理司法覆核申請,有其獨立程序,壓縮審理時間,增加效率。按智庫計算,司法覆核法庭的年薪開支預計為1,000多萬元,「對比動輒數以億計的基建延誤開支,這筆年薪開支並不算龐大」。
智庫指該法庭負責裁定司法覆核申請,法庭主任法官應由經驗豐富的高院法官擔任,負責檢視所有申請,識別重大案件並指派合適的專責法官處理,其餘成員由專責司法覆核的高院法官組成。法庭下可另設專門法庭,如憲法法庭、審理政府基建項目等的規劃法庭。
智庫又建議加快處理司法覆核申請許可的程序,如可書面處理覆核申請,毋須開庭,避免排期,以及把申請許可和聆訊合併,省卻時間。智庫亦倡議把法庭「越級上訴程序」恒常化,除非訴訟雙方反對,否則自動將對原訟法庭的上訴交由終院審理。曾鈺成稱司法覆核申請宗數增加,非但對司法機關構成壓力,亦令一些政策不能推行,故提出建議完善司法覆核機制,但不評論機制有否被濫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