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棄韜光養晦政策 豪推一帶一路習不顧國內貧困 對外「大撒幣」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8日 06:35
2017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習近平上台五年來,中共揚棄「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奉行「有所作為」大國外交策略,配合中國崛起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經濟上,大灑金錢,開道建造「一帶一路」;軍事上強化主權利益展示強國姿態,不惜在南海、東海「維權」;大肆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營造「天子威儀,萬邦來朝」的盛世景象。網民戲稱習外交為「大撒幣」,既是大花筒之意,亦是普通話「大儍逼」的諧音。
「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這是習近平上台之初的公開講話,也是習外交新思維基點。官媒統計,習四年出訪24次,共154天,行程近52萬公里,相當繞地球飛行近13圈,出訪次數和密度遠超過歷任中共領袖。其中「一帶一路」是習外交戰略的代表動作,包括與中亞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南亞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初衷,一是要突破以美國為中心的環太平洋經濟協作圈對中國的箝制,二為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三欲重構世界經濟秩序。
大辦國際峯會營造盛世景象
這個被西方譽為「21世紀最大膽的馬歇爾計劃」涉及60多個國家、數十億人口,在習近平一聲令下,中國傾巢而出,對外大型基建施工項目紛紛上馬。中方不顧國內近億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在世界排70、80位之後,承諾豪擲項目逾萬億美元,為他國建基礎項目。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坦承,僅過去三年,中國為「一帶一路」計劃投入500多億美元(約3,906億港元)。但有不少爛尾或淪為大白象工程。
習近平每次外訪,幾乎都進行金錢外交。財政部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中國對外援助總數為922.19億元人民幣,人均收入不到發達國家一半的中國,對外援助卻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2016年9月,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聯盟總部宣佈慷慨出資550億美元(約4,297億港元),支持中東多國發展民生經濟後不久,國內西北窮縣甘肅康樂縣驚傳,村婦楊改蘭因貧困以斧頭砍死親生的四個孩子,自己和丈夫先後服毒自殺的慘劇,震驚全國,「盛世螻蟻」現象令輿論譁然。
此外,五年來中共幾乎每年都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為習近平營造「盛世太平中國夢」形象:2014年APEC北京峯會、2015年天安門大閱兵、2016年杭州G20峯會、2017年廈門金磚峯會及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等。這些活動廣邀外國政要商賈出席,一派萬邦來朝景象;習儼如「古代聖君」登高受禮。
學者憂貪官吞援助 乘機洗錢
時事評論員章立凡對《蘋果》記者表示,內地社會分配嚴重不公,兩極分化嚴重。「一帶一路」撒出的都是納稅人的錢。這些錢應用來解決全民醫保,特別是農村醫保,解決中國的貧困人口問題。此外,「一帶一路」沿途多國政治不穩、甚至恐怖主義盛行,項目安全無法保障。章指中國援外大灑金錢非常可怕,援助一些非洲國家時,中方拿着大筆美鈔交給當地總統,總統叫來幾個部長當面瓜分,連收條也沒有,援外人員只得自己寫證明。「一帶一路可能有嚴格監管,但不能防止腐敗體制下出現各種貪腐。貪腐在國內都無法解決,到國外恐怕就更難監督。」章說:「我認為一帶一路可能還會產生一些弊端,比方洗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