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廣告經綸:優質客戶怎樣煉成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6日 05:35
2017年10月06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中秋節,有位長期客戶G小姐給我短訊:「祝你中秋節快樂──你公司最近好多同事走咩?係唔係我哋太多要求嚇親佢哋?」心諗:同事離職,跟客戶要求太多、workload太重、長期OT任何一樣都不無關係。
近年廣告budget明顯手緊了,做的範圍卻放大了,往往聽到客戶說他們沒有錢,但又想做更多。有人乾脆不幹,亦大把人欣然接受。這對4As廣告公司,帶來了長遠及不易磨滅的傷害。當你將貨就價,有時不是單靠一個勇字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得,講到製作,是有底價,才有最起碼的質量。如果每次都破底價,只會把長遠質量在溫水煮蛙的模式下唔覺唔覺慢慢拖低。
有一次G小姐跟我說:「你的團隊真的很賣力,但不要每單job都做到120分好嗎?當然我不是要求是是旦旦做啦,如果長期每次都如此物超所值,用人用得咁盡,我擔心很難返轉頭。人人都識得用超平價食好嘢,生怕廣告公司很難次次都over deliver,做到人都癲,到時仲邊有人幫你同我做嘢?」聽完稍一定神,還以為迴光返照,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還有一次,新聞報道了一些有關一位藝人的負面消息,剛巧我們就用了他作為品牌代言人,這很可能會對我們的品牌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位G小姐就在短訊安慰我說:「呢排我哋有啲黑仔,但應該ok嘅,不用擔心。」看到這個訊息,真的如得心靈甘露。
可能近年因為經濟下滑,做事沒有從前那麼多彈性及buffer,郁一郁可能要抽廣告,或者找來另一位代言人重拍,點可以唔擔心?有時靜下來想到行業的確沒以前易做,但如果人人可以好似這位客戶G小姐,跟廣告公司以長期合作夥伴方式去做事,而不是要榨乾榨淨,動輒得咎,自然可以一起向前走下去。
文廸晞
heyadmen@gmail.com
本欄逢周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