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內地連放8天「十‧一長假」,適逢中秋佳節,有年邁父母卻一心等着外出打工的子女回家團圓,卻只等來心酸......「知道孩子們忙,可還是盼着他們能回來團聚。」本月1日,山西呂梁臨縣八堡鄉的李興桂(71歲)與老伴張秀連推着石磨輾磨辣椒,想做好子女最愛吃的辣椒醬,讓他們帶走,誰料他們卻都回不了家,讓李伯不禁落淚:「哪怕回來一個呢。」
李伯夫妻是「留守老人」,世代居於深山中。兩老育有2子4女,紛紛在成家後,舉家遷到外地打工。子女們也曾接兩老出去生活過,但他們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最終又返回了農村。張秀連身體不好,聽力也很差,平日李伯走到哪裏,就把她帶到哪裏,連煮飯也是兩人在一起。
隨着中秋節日漸逼近,兩老便開始準備食物,讓子女們回家後能帶到城市食用。蕃茄、茄子、茴子白、薯仔、紅棗......一式六份整齊擺放在屋裏。兩老日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說:「雖然不知道回來幾個,都給他們準備好吧,萬一都回來了,該說我們偏心了。」他們滿心期盼子女回家,知道他們最愛吃的是自家製辣椒醬,便在村邊的石磨前磨辣椒。
李伯推着沉重的石磨,轉了一圈又一圈,鮮紅色的辣椒越磨越細,張秀連撒上鹽和蒜,再磨幾圈,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李伯笑着說:「再過兩天他們就回來了,孩子們就好這口辣椒醬,這不,我倆趕緊忙着做呢。」夕陽西下,兩老捧着兩桶做好的辣椒醬回家,一到家,張秀連就忙着將辣椒醬裝瓶封口。一式六份,每人兩瓶,李伯吃力地將每瓶擰了又擰,確認無誤後,將辣椒醬和準備好的其他蔬菜放在一起。
然而,當李伯迫不及待地拿起電話聯絡孩子們時,大兒子回不來、二女兒回不來、小兒子回不來,一連打了3個電話,孩子們都回不來,李伯有些不敢再打了。遲疑了一下,才又繼續打給其他孩子,結果,沒有一個可以回來。他失望極了,想着想着竟抹起了眼淚。「其實,我有想過他們回不來。他們在外面生活,養家糊口不容易,可畢竟是中秋節,哪怕回來一個呢。」但他也能理解,孩子們都是打工族,平時一年回家不過三四次,且來去匆匆,最多只能待一晚。
李伯將子女的照片貼在餐桌前的牆上,一吃飯就能看到他們。1年前,小兒子給老父母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並裝了微信,於是他們便養成了每晚飯後和孩子們語音一會的習慣。這天晚飯後,張秀連跟兒子語音通訊,雖然知道他們回不來,她仍強裝着開心,並未表現出任何的失落。翌日天亮,李伯就騎電單車載着老伴下田工作。他說:「我身體強壯,現在種着80多畝地,多賺點錢替孩子們分擔點,爭取過年時他們都能回來,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個好年。」
Zaker
李伯夫妻是「留守老人」,世代居於深山中。兩老育有2子4女,紛紛在成家後,舉家遷到外地打工。子女們也曾接兩老出去生活過,但他們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最終又返回了農村。張秀連身體不好,聽力也很差,平日李伯走到哪裏,就把她帶到哪裏,連煮飯也是兩人在一起。
隨着中秋節日漸逼近,兩老便開始準備食物,讓子女們回家後能帶到城市食用。蕃茄、茄子、茴子白、薯仔、紅棗......一式六份整齊擺放在屋裏。兩老日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說:「雖然不知道回來幾個,都給他們準備好吧,萬一都回來了,該說我們偏心了。」他們滿心期盼子女回家,知道他們最愛吃的是自家製辣椒醬,便在村邊的石磨前磨辣椒。
李伯推着沉重的石磨,轉了一圈又一圈,鮮紅色的辣椒越磨越細,張秀連撒上鹽和蒜,再磨幾圈,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李伯笑着說:「再過兩天他們就回來了,孩子們就好這口辣椒醬,這不,我倆趕緊忙着做呢。」夕陽西下,兩老捧着兩桶做好的辣椒醬回家,一到家,張秀連就忙着將辣椒醬裝瓶封口。一式六份,每人兩瓶,李伯吃力地將每瓶擰了又擰,確認無誤後,將辣椒醬和準備好的其他蔬菜放在一起。
然而,當李伯迫不及待地拿起電話聯絡孩子們時,大兒子回不來、二女兒回不來、小兒子回不來,一連打了3個電話,孩子們都回不來,李伯有些不敢再打了。遲疑了一下,才又繼續打給其他孩子,結果,沒有一個可以回來。他失望極了,想着想着竟抹起了眼淚。「其實,我有想過他們回不來。他們在外面生活,養家糊口不容易,可畢竟是中秋節,哪怕回來一個呢。」但他也能理解,孩子們都是打工族,平時一年回家不過三四次,且來去匆匆,最多只能待一晚。
李伯將子女的照片貼在餐桌前的牆上,一吃飯就能看到他們。1年前,小兒子給老父母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並裝了微信,於是他們便養成了每晚飯後和孩子們語音一會的習慣。這天晚飯後,張秀連跟兒子語音通訊,雖然知道他們回不來,她仍強裝着開心,並未表現出任何的失落。翌日天亮,李伯就騎電單車載着老伴下田工作。他說:「我身體強壯,現在種着80多畝地,多賺點錢替孩子們分擔點,爭取過年時他們都能回來,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個好年。」
Zaker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