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唔止華裔細路學中文!中國崛起令中文學校超受歡迎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30日 04:35
2017年09月30日 04: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失去了母語,有如失去了文化的根源」。也許有許多移居海外的僑胞,認同這句話,也因此不論身在何方,移民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中文。除了讓他們未來能夠多一種語言優勢外,主要也是希望下一代不要「忘本」。《蘋果》在教師節(台灣的教師節為9月28日)這天,專訪兩位在美國致力於中文教學多年的資深教育家。她們不約而同表示,中國崛起讓現代華裔家長對中文的注重對比上一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現在中文學校越來越常見非華裔面孔。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
除此之外,「早期中文學校的學生多半是台灣孩子,而現在來自中國的孩子越來越多,已經超越了台灣孩子的數量」。已是從心所欲之年的曹笑蓮,在美國從事中文教育超過40年。目前擔任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執行委員的她,可說是海外中文教育的開創者之一,見證了移民結構這些年對中文環境的改變。她表示,雖然現在的華裔學生不只來自台灣,但中文對兩岸三地的華人子弟都一樣扮演文化傳承的關鍵角色;「唯有良好的中文基礎,才能把漢文化的精髓給傳遞下去」。
針對台灣日前鬧的沸沸揚揚的廢除文言文議題,曹笑蓮直言自己「真的不同意」。她認為,廢古文的教育議題涉及層面廣泛;然而單純從教育者的立場看來,摒除國家認同或是本土意識等敏感議題,學習文言文對於下一代在文學素養以及氣質的培養上,的確有正面的助益,「對孩子來說,不管是在寫作方面或是談吐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曹笑蓮表示,自己收到許多家長的意見,「他們都希望我們能以僑胞身份,向台灣政府傳達保留文言文的想法」。
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黃錦雲,也認為中文教育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一門顯學。「許多家長本身就是第二代ABC,許多人告訴我,他們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不會中文」。黃錦雲說,當年許多第一代移民都忽略了中文的重要性,甚至刻意要孩子別學習中文來融入環境,但是後來都感到非常後悔。「這些移民長大後,發現自己失去了一個文化的根本,更重要的是,他連(中文)語言能力都很薄弱,更因此失去許多機會」。
「現在連非華裔的家長也體認到中文能力的重要性,也會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學習中文」。黃錦雲認為,從過去多是華人移民把孩子送來學習,到現在也有各種族裔面孔,都顯示中文學校的環境變遷極大。黃錦雲強調,使用中文的人口佔了全世界總數五分之一。尤其自中國崛起之後,對於中文的需求更是極高,「從市場的需求來看,只要會中文,就更有競爭力!」
針對中文教育的未來趨勢,曹笑蓮與黃錦雲都向家長喊話,希望他們能替孩子做出最好的決定。曹笑蓮說,「錢會花完,物質資產會消逝,但讓孩子學習中文有如是無形遺產,對他們有極大的助益」。而即使經過多年,兩人對中文教育的熱情與動力絲毫未減,都希望能看著下一代能傳承中華文化,也不約而同地強調,「未來也一定會繼續下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