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相對戴耀廷、陳健民,73歲的牧師朱耀明相對較低調。人稱「朱牧」的朱耀明稱,公民抗命就是要走上法庭、走入監牢彰顯信念,佔中三子一旦入獄,只會令更多港人覺醒,「大家一定會問,點解兩位咁好嘅教授,點解一位咁年老嘅牧師會去坐監?佢哋坐乜嘢監?乜嘢罪?」他指,只要在獄中能讀能寫做研究,就可以克服內心的幽閉恐懼。
記者:姚國雄
一頭白髮,何不過着一盅兩件、弄孫為樂的安樂日子?同樣愛飲茶、有兒有孫享着天倫之樂的朱耀明,縱使佔領運動過了3年,仍多番表明不後悔成為佔中三子之一,信仰教他要守護公義,無公義的社會,安樂日子從何說起,「作為一個牧師、上帝嘅僕人,我哋一定要行公義守公義。喺一個不公平不公義嘅制度下,作為一個傳道人係毫無選擇」。由營救八九內地民運人士的黃雀行動,至2013年成為佔中三子,這四分一世紀,朱牧承諾了便義無反顧,揹着一生責任,即使兩鬢皆白面臨坐牢。
讀書寫作可令焦慮消散
害怕狹小空間帶來的幽閉恐懼,朱坦言,對牢獄的日子有恐懼,但不懼怕,做得發起人,便是要完成這段公民抗命的路:「我係好驚困喺一個狹窄嘅地方,面對法庭同坐監,我哋係預咗,我年紀大,個個月都要覆診,其實我身體唔係咁好,唯一要做嘅事就係鍛煉身體,我要計劃讀乜嘢書、擬定研究嘅題目,萬一我要入去嘅時候,我都係有計劃去做。我相信我可以處理,只要可以讀書同寫作,恐懼焦慮都可以消散。」
在人人皆可是信徒的世代,有人拿着神明來欺世盜名,也有人以為返了教會便心安理得,不談政治噤若寒蟬,朱牧對此不感詫異。他表示,教會是社會縮影,有信徒為錢為權為名為利,信了耶穌也可上台大談殺人、炮製假學歷,有信徒擔心政治表態會影響工作,甚至有信徒一心只為賺錢,賺夠便走。看在眼內,他便會想起《聖經》記載有份迫害耶穌的,其實也是有權有勢的宗教領袖:「佢哋都係社會上最有權勢嘅人,不過聖經亦都話,唔係但凡叫耶穌做主嘅人,都可以進天國。」
「社會撕裂個結要政府解」
9.28三周年,特首換了個人,會否寄望新政府不再追殺,日後政府敗訴不作上訴?朱耀明認為,不用對無認受性的制度抱期望,因為特首不是向港人負責,「來自制度嘅惡,使一個人喺呢個制度下都變質,人受到制度嘅限制,會做一啲未必願意做嘅事,我哋不應寄望一個人,應寄望一個制度」。
他舉例說,林鄭治下,一地兩檢、興建西九故宮博物館毫無諮詢:「你有權反對咩?你有話事權咩?講咗畀你聽就當係諮詢,其實不公義制度為社會埋下更多炸彈、撕裂,累積仇恨,所以呢個結,一定係政府解。」他指,與其問他對林鄭有否期望,不如問林鄭會否解開8.31人大決定這個死結。
記者:姚國雄
一頭白髮,何不過着一盅兩件、弄孫為樂的安樂日子?同樣愛飲茶、有兒有孫享着天倫之樂的朱耀明,縱使佔領運動過了3年,仍多番表明不後悔成為佔中三子之一,信仰教他要守護公義,無公義的社會,安樂日子從何說起,「作為一個牧師、上帝嘅僕人,我哋一定要行公義守公義。喺一個不公平不公義嘅制度下,作為一個傳道人係毫無選擇」。由營救八九內地民運人士的黃雀行動,至2013年成為佔中三子,這四分一世紀,朱牧承諾了便義無反顧,揹着一生責任,即使兩鬢皆白面臨坐牢。
讀書寫作可令焦慮消散
害怕狹小空間帶來的幽閉恐懼,朱坦言,對牢獄的日子有恐懼,但不懼怕,做得發起人,便是要完成這段公民抗命的路:「我係好驚困喺一個狹窄嘅地方,面對法庭同坐監,我哋係預咗,我年紀大,個個月都要覆診,其實我身體唔係咁好,唯一要做嘅事就係鍛煉身體,我要計劃讀乜嘢書、擬定研究嘅題目,萬一我要入去嘅時候,我都係有計劃去做。我相信我可以處理,只要可以讀書同寫作,恐懼焦慮都可以消散。」
在人人皆可是信徒的世代,有人拿着神明來欺世盜名,也有人以為返了教會便心安理得,不談政治噤若寒蟬,朱牧對此不感詫異。他表示,教會是社會縮影,有信徒為錢為權為名為利,信了耶穌也可上台大談殺人、炮製假學歷,有信徒擔心政治表態會影響工作,甚至有信徒一心只為賺錢,賺夠便走。看在眼內,他便會想起《聖經》記載有份迫害耶穌的,其實也是有權有勢的宗教領袖:「佢哋都係社會上最有權勢嘅人,不過聖經亦都話,唔係但凡叫耶穌做主嘅人,都可以進天國。」
「社會撕裂個結要政府解」
9.28三周年,特首換了個人,會否寄望新政府不再追殺,日後政府敗訴不作上訴?朱耀明認為,不用對無認受性的制度抱期望,因為特首不是向港人負責,「來自制度嘅惡,使一個人喺呢個制度下都變質,人受到制度嘅限制,會做一啲未必願意做嘅事,我哋不應寄望一個人,應寄望一個制度」。
他舉例說,林鄭治下,一地兩檢、興建西九故宮博物館毫無諮詢:「你有權反對咩?你有話事權咩?講咗畀你聽就當係諮詢,其實不公義制度為社會埋下更多炸彈、撕裂,累積仇恨,所以呢個結,一定係政府解。」他指,與其問他對林鄭有否期望,不如問林鄭會否解開8.31人大決定這個死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