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論勢:標普降中國評級影響不大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7日 06:35
2017年09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周宣佈,將中國長期信貸主權評級由「AA-」降至「A+」級,評級展望由「負面」轉為「穩定」,是1999年以來首次降級。雖然每次中國評級被降都會成為新聞焦點,不過市場反應則非常冷靜,不論人民幣走勢、中國投資級別債券/高收益債券,抑或離岸/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所受的影響均不大。原因在於,標普早於2016年已把展望評為「負面」(通常這意味着評級有機會被下調),加上今次行動只是跟其他兩間評級機構「看齊」,因此完全在市場預期之內。
目前,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及惠譽)均給予中國「A+」(或穆迪的「A1」)評級。而隨着標普將評級展望由「負面」轉為「穩定」,這表示三家主要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的展望均屬「穩定」。隨着中國政府經已採取不同措施去槓桿及管控金融風險,我們預期在可見將來,三大評級機構不會再有進一步的降級行動。
中國的債務及金融風險問題是投資者近年的關注點,但近期去槓桿的情況有進展。舉例來說,銀行向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借貸有所下降、今年第二季財富管理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略為減少、有迹象顯示企業的債務對GDP比率已在上半年見頂,以及國企的資產負債比率有所下降等。這些都是正面的進展。而隨着政府繼續對地方政府表外融資收緊規管,以及採取其他財政改革措施,我們認為均有助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中國評級被下調,但中國主權債仍屬高評級,而政府財政亦非常穩健。中國的評級遠勝不少成熟市場(如意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及其他金磚國家,亦優於絕大部份的新興市場。與此同時,由於大部份中國主權及企業債均由內地投資者持有,因此降級相信不會為內地債市帶來顯著沽壓。另一方面,雖然主權評級下調可能會令中國其他企業的評級亦連帶被下調,但我們相信多數有機會被降級的債券均是高評級的政府相關債券,因此所造成的市場影響相信亦不大。
從投資角度來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強勁、結構性改革及市場對中國債券的需求將繼續為以美元計價的中國離岸債帶來支持。中國致力改善地方政府財政及開放市場的舉措,亦有助提高海外投資者對在岸中國債市的信心。至於離岸人民幣債券,則繼續憑藉息率吸引及存續期低等優勢,在市場上保持吸引力。
譚慧敏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管理」)的促銷或建議。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及滙豐集團對任何依賴本文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概不會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擔保或陳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