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歐洲近年選舉,往往是民族主義衝擊國際主義的戰場。德AfD一躍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反映自二戰後對極右主義戒懼逾半世紀的德國選民,在反移民、反建制及身份認同憂慮下,終究還是趕上歐洲右翼崛起的快車。
經濟較差地區成票倉
AfD的民族主義牌觸碰在德國極敏感的二戰歷史,創黨元老高蘭主張德國人跟英法國民一樣「有權為德國士兵在二戰的成就而驕傲」,英國肯特大學政治教授古德溫認為,AfD的得票增長反映選民對極端民族主義不如以往抗拒,其中經濟較差、在東西德統一後身份認同較薄弱的德東地區成為AfD票倉。
自前年中東難民開始大規模湧入歐洲後,旗幟鮮明地反移民的AfD支持度節節上升,去年一度高踞15%,顯示選民不認同主流政黨的難民政策。總理默克爾選後也承認在非法移民及邊境安全問題上,「我們沒有充份緩和民眾的憂慮」。
部份選民不滿建制的求變心態亦是AfD崛起主因。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票站顯示,只有31%的AfD投票者是因該黨的理念而投它一票,多達60%純粹出於對其他政黨感到失望。SPD黨魁舒爾茲批評默克爾在電視辯論上,抹去了CDU跟SPD的政策分歧,是「有系統拒絕政治」,令選民感到被大黨離棄,把他們推向AfD。
美國《華爾街日報》
經濟較差地區成票倉
AfD的民族主義牌觸碰在德國極敏感的二戰歷史,創黨元老高蘭主張德國人跟英法國民一樣「有權為德國士兵在二戰的成就而驕傲」,英國肯特大學政治教授古德溫認為,AfD的得票增長反映選民對極端民族主義不如以往抗拒,其中經濟較差、在東西德統一後身份認同較薄弱的德東地區成為AfD票倉。
自前年中東難民開始大規模湧入歐洲後,旗幟鮮明地反移民的AfD支持度節節上升,去年一度高踞15%,顯示選民不認同主流政黨的難民政策。總理默克爾選後也承認在非法移民及邊境安全問題上,「我們沒有充份緩和民眾的憂慮」。
部份選民不滿建制的求變心態亦是AfD崛起主因。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票站顯示,只有31%的AfD投票者是因該黨的理念而投它一票,多達60%純粹出於對其他政黨感到失望。SPD黨魁舒爾茲批評默克爾在電視辯論上,抹去了CDU跟SPD的政策分歧,是「有系統拒絕政治」,令選民感到被大黨離棄,把他們推向AfD。
美國《華爾街日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