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上訴人QT於2011年在英國與伴侶註冊民事結合,同年已來港,爭取受養人資格長達6年後首獲認可。QT的律師韋智達昨透露她對判決感到高興,認為絕對是好消息,可跟伴侶在香港向前走,而判決對香港性小眾與同志群體亦影響深遠。律師指QT現時仍以旅遊簽證留港,現暫時離港,身處外地。
每半年須離港 自覺是負累
QT前年接受《蘋果》訪問時透露,她因簽證問題每半年要離港一次,每次回港都擔心受入境處阻撓,自覺是伴侶的負累。她自言只能依賴伴侶寄錢給自己父母,自覺是「二等公民」;有次伴侶因意外入院,醫院指她並非伴侶的家人,令她感被冒犯又無助。她亦透露太太從小熱愛李小龍,她的母親曾居港多年,故一直希望來港,惟當初想法太天真,誤以為香港是個進步的城巿。
韋智達指預料律政司一方將提上訴,但是他有信心終審法院會維持判決。
現時有另一宗性傾向歧視覆核案正待上訴,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與男友在新西蘭結婚後,向公務員事務局申領配偶福利,又向稅務局申請與配偶合併報稅,惟兩局拒絕。高院於今年4月裁定公務員事務局歧視梁的性傾向,但稅局則未有違憲,梁和政府均上訴。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上訴前夕,12家跨國金融機構,包括荷蘭銀行、美亞保險、澳新銀行、紐銀梅隆、貝萊德、瑞信、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加拿大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道富,因擔心判決影響在全球招攬人才,曾聯手申請加入訴訟,支持QT上訴,本案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
■記者勞東來
每半年須離港 自覺是負累
QT前年接受《蘋果》訪問時透露,她因簽證問題每半年要離港一次,每次回港都擔心受入境處阻撓,自覺是伴侶的負累。她自言只能依賴伴侶寄錢給自己父母,自覺是「二等公民」;有次伴侶因意外入院,醫院指她並非伴侶的家人,令她感被冒犯又無助。她亦透露太太從小熱愛李小龍,她的母親曾居港多年,故一直希望來港,惟當初想法太天真,誤以為香港是個進步的城巿。
韋智達指預料律政司一方將提上訴,但是他有信心終審法院會維持判決。
現時有另一宗性傾向歧視覆核案正待上訴,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與男友在新西蘭結婚後,向公務員事務局申領配偶福利,又向稅務局申請與配偶合併報稅,惟兩局拒絕。高院於今年4月裁定公務員事務局歧視梁的性傾向,但稅局則未有違憲,梁和政府均上訴。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上訴前夕,12家跨國金融機構,包括荷蘭銀行、美亞保險、澳新銀行、紐銀梅隆、貝萊德、瑞信、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加拿大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道富,因擔心判決影響在全球招攬人才,曾聯手申請加入訴訟,支持QT上訴,本案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
■記者勞東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