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健忘症雖然較常見於長者,但亦有不少年輕產婦中招。中醫師指出,腎主生殖,產婦在生產時動用大量腎氣,若產後休息不足,便容易出現腎虛及腎氣不足情況,令供養給腦部的腎氣減少,出現產後健忘症狀。傳統產婦坐月時雖然會進補,但補身需視乎體質,不能一概而論,譬如腎陰虛可煲水魚湯飲用,但腎陽虛則要用巴戟及淫羊藿溫腎補身。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出,長者、手術後病人或生產前後的婦女,出現健忘症情況較多,長者及手術後的人因體弱而腎氣不足,較易出現健忘,孕婦及產婦則需動用腎氣養胎及生產,故亦容易出現腎氣不足問題。
易頭暈 忘記接兒放學
彭指,臨床所見不少產婦在生產後均表示記憶力下降,有健忘情況,是因為懷孕時需使用腎氣養胎,供養腦部的腎氣減少,生產時又動用大量腎氣,身體不適再加上休息不足,便有機會出現健忘症狀,特別是剖腹生產的婦女,因失血量較自然分娩多,氣血處於虧損狀態,供腦部的養份進一步會減少,較產前婦女出現健忘症機率更高。
產後健忘常見症狀一般有容易頭昏、睡眠不佳、多夢、易醒、煩躁、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彭指,若先天腎氣不足或氣血虧虛的婦女,因自身腎氣經已不足,更易產後健忘。腎虛症狀包括腰膝痠軟、四肢乏力、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記憶力及性慾減退等。
一般產後湯水其實亦有補腎功效,惟彭提醒腎虛亦有多種證型,需根據個人體質而調整,曾有產婦晚上有盜汗不適,屬腎陰不足症狀,惟家人卻以鹿茸補身,因鹿茸偏溫,令陽火加盛,症狀因而加劇。她提醒腎虛最常見是腎陰虛及腎陽虛,前者會有五心煩熱、頭暈、耳鳴、腰痠及盜汗情況,可以水魚配合淮山、杞子及首烏等煲成湯水調理;後者則會出現怕冷症狀,譬如面青唇白、四肢冰涼、腰痠、水腫、小便清長及大便稀薄等,建議以巴戟及淫羊藿等溫腎補身。
彭稱,曾有30多歲女病人,產後約2至3個月,慢慢發覺記憶力轉差,曾試過忘記接長子放學,購物時又忘記找錢,甚至忘了取走貨品,初時以為是精神不佳所致,及後見情況越見頻密而求診。把脈後發現女病人腎氣不足,並有頭暈、聽力不清、上落樓梯感關節痠痛的情況,晚上亦有尿頻,以養肝補腎及益精開竅的中藥調理,包括熟地黃、山茱萸、茯苓、枸杞、菖蒲及大棗等,約兩周後情況已改善,持續調理療程至2個月後,腰痠、膝痛及脫髮情況均消失。
產後首周忌用人參大補
婦女在產後首周最需要休息,彭稱,補身應以活血化瘀及平補為主,不宜以人參等大補或補氣,第二、三周才開始由平補轉為溫補,以補腎、補氣及養血為主,產婦在外出時也應避免吹風,宜戴帽但忌穿短裙。
補腎食療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出,長者、手術後病人或生產前後的婦女,出現健忘症情況較多,長者及手術後的人因體弱而腎氣不足,較易出現健忘,孕婦及產婦則需動用腎氣養胎及生產,故亦容易出現腎氣不足問題。
易頭暈 忘記接兒放學
彭指,臨床所見不少產婦在生產後均表示記憶力下降,有健忘情況,是因為懷孕時需使用腎氣養胎,供養腦部的腎氣減少,生產時又動用大量腎氣,身體不適再加上休息不足,便有機會出現健忘症狀,特別是剖腹生產的婦女,因失血量較自然分娩多,氣血處於虧損狀態,供腦部的養份進一步會減少,較產前婦女出現健忘症機率更高。
產後健忘常見症狀一般有容易頭昏、睡眠不佳、多夢、易醒、煩躁、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彭指,若先天腎氣不足或氣血虧虛的婦女,因自身腎氣經已不足,更易產後健忘。腎虛症狀包括腰膝痠軟、四肢乏力、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記憶力及性慾減退等。
一般產後湯水其實亦有補腎功效,惟彭提醒腎虛亦有多種證型,需根據個人體質而調整,曾有產婦晚上有盜汗不適,屬腎陰不足症狀,惟家人卻以鹿茸補身,因鹿茸偏溫,令陽火加盛,症狀因而加劇。她提醒腎虛最常見是腎陰虛及腎陽虛,前者會有五心煩熱、頭暈、耳鳴、腰痠及盜汗情況,可以水魚配合淮山、杞子及首烏等煲成湯水調理;後者則會出現怕冷症狀,譬如面青唇白、四肢冰涼、腰痠、水腫、小便清長及大便稀薄等,建議以巴戟及淫羊藿等溫腎補身。
彭稱,曾有30多歲女病人,產後約2至3個月,慢慢發覺記憶力轉差,曾試過忘記接長子放學,購物時又忘記找錢,甚至忘了取走貨品,初時以為是精神不佳所致,及後見情況越見頻密而求診。把脈後發現女病人腎氣不足,並有頭暈、聽力不清、上落樓梯感關節痠痛的情況,晚上亦有尿頻,以養肝補腎及益精開竅的中藥調理,包括熟地黃、山茱萸、茯苓、枸杞、菖蒲及大棗等,約兩周後情況已改善,持續調理療程至2個月後,腰痠、膝痛及脫髮情況均消失。
產後首周忌用人參大補
婦女在產後首周最需要休息,彭稱,補身應以活血化瘀及平補為主,不宜以人參等大補或補氣,第二、三周才開始由平補轉為溫補,以補腎、補氣及養血為主,產婦在外出時也應避免吹風,宜戴帽但忌穿短裙。
補腎食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