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創科博覽2017」由今日至下周一於灣仔會展舉行,今年以中國古今科技為主題,分5個展區展出近130項發明,當中「香港之光」展區更全是本地科研成果。有中學生研發出能解讀手語的繙譯手套,希望能打破聾啞人士與健全人士之間的語言隔膜,產品吸引到私人機構洽談發展。
僅花3個月研發
手語繙譯手套是由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鍾浩輝、陳嘉龍及伍澤林3名中六學生發明,由研發到製成僅花了3個月時間。當聾啞人士戴上手套做出手語,傳感器的電阻會隨手指伸屈而改變,經藍芽將數據傳送至手機並繙譯,數秒內能將繙譯文字顯示在屏幕。目前字詞庫可顯示約20至30個英文詞語,將增100至200個詞語,並計劃加入中文及西班牙文。
森林防火機械人是另一項本港發明,屬全球首個智能偵測山火的監察系統,每架覆蓋範圍達200平方公里,當機械人發現火源便會通知火災管理中心,並於電腦顯示火災位置。32歲的岑棓琛與友人於2011年至2014年間研發此機械人,現時有3架租予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
■記者梁佩珊
僅花3個月研發
手語繙譯手套是由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鍾浩輝、陳嘉龍及伍澤林3名中六學生發明,由研發到製成僅花了3個月時間。當聾啞人士戴上手套做出手語,傳感器的電阻會隨手指伸屈而改變,經藍芽將數據傳送至手機並繙譯,數秒內能將繙譯文字顯示在屏幕。目前字詞庫可顯示約20至30個英文詞語,將增100至200個詞語,並計劃加入中文及西班牙文。
森林防火機械人是另一項本港發明,屬全球首個智能偵測山火的監察系統,每架覆蓋範圍達200平方公里,當機械人發現火源便會通知火災管理中心,並於電腦顯示火災位置。32歲的岑棓琛與友人於2011年至2014年間研發此機械人,現時有3架租予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
■記者梁佩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