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鄰近洛杉磯小東京的「日本文化村」(Peter Lai Designs& Japanese Cultural Village),是由香港設計師黎榮德(Peter Lai)一手打造。在過去30餘年間,黎榮德慢慢的收藏了數不清的日本文物,令人驚嘆!但他的收藏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度過了一段經濟拮据的日子外,還要面對父母以及外界對他的不諒解,這些都讓他感到心情低落。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由於家中做的是梨園戲服的生意,黎榮德小學還沒畢業就在家中幫忙。在這樣的傳統行業中,長子繼承家業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對於黎榮德前往美國學設計的決定,父母始終十分不諒解。在那個風氣保守的年代,學習「時裝設計」似乎不是一個男孩子該做的事情,更何況是已經超過而立之年的家中長子。更重要的,他們認為吃設計這行飯「注定貧困一生」。為了表達他們的反對立場,黎榮德的父母決定要切斷他的金援,希望他能夠知難而退,返回香港。
黎榮德說,來到美國沒多久後,他就體認到「沒錢萬萬不能」的痛苦。當時的他為了籌繳設計學院高額的學費,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是收集及購買日本文物這種奢侈的夢想。那時他只能到中餐館去打零工維持開銷,但就算是這樣的情況,黎榮德還是持續儲錢,只要一有機會就購買日本藝術品,慢慢逐夢。而這樣的苦日子過了好幾年後,終於也在他開了自己的設計品牌、逐漸在洛城時尚圈打出名號後有了改善。不過這段沒錢的光陰,也讓黎榮德養成對物欲看得極淡的習慣。
就算願意花大錢購買日本文物,黎榮德本身的物質需求卻是極為淡泊。租用的5,000平方呎倉庫全都用來放置自己的收藏品,自己卻只睡在閣樓一個不到10平方呎、原本用來堆放雜物的小空間。就連一般人家中易見的電器,也只有一台傳統的CRT電視。「我不希望有那些東西,這裡是傳統日本文化村,它們(電器)不該出現」。不只是電子用品,為了要維持他的收藏,黎榮德也不得不犧牲其他的嗜好,「我本身是個非常喜歡旅遊的人,但是為了我的藝術品,我必須減少旅遊的頻率來維持支出」。他強調自己不需要這些多餘的享受,花了半甲子搜集這些心愛的藝術品,能夠每天睡在這空間、近距離觀賞它們,就是自己最大的娛樂。
近年來,黎榮德也開始不定期的開放自己的私人日本村,希望外界也能一同欣賞他的收集的心血結晶。儘管多數人都讚嘆不已,但也有少數人對他的嗜好提出質疑,讓黎榮德感到有些難過。「有些中國人因為戰爭的關係十分反日,他們會質疑我為甚麼要媚日」。
除了中國人外,也有些日本人在參觀完後覺得既慚愧又罪過,因為「居然是由一個外國人在搜集這些文物」。黎榮德強調,日本人普遍比較排外,看到一個外國人這樣收集自己國家的文物,難免會有部份人感到不滿。但他表示,自己盡量不去在意這些聲音,「我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戰爭的殘酷當然也十分心痛......但對於這些文物,真的只是一種愛好」。
「我熱愛日本文化,而這一切都是從文化以及美感的角度出發,來收集這些藝術品」。黎榮德說,即使已經有數不清的收藏品,但這將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嗜好。「我自己現在沒有太多要求,只希望能繼續我的收藏夢,讓更多人一起看到日本文化之美。」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由於家中做的是梨園戲服的生意,黎榮德小學還沒畢業就在家中幫忙。在這樣的傳統行業中,長子繼承家業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對於黎榮德前往美國學設計的決定,父母始終十分不諒解。在那個風氣保守的年代,學習「時裝設計」似乎不是一個男孩子該做的事情,更何況是已經超過而立之年的家中長子。更重要的,他們認為吃設計這行飯「注定貧困一生」。為了表達他們的反對立場,黎榮德的父母決定要切斷他的金援,希望他能夠知難而退,返回香港。
黎榮德說,來到美國沒多久後,他就體認到「沒錢萬萬不能」的痛苦。當時的他為了籌繳設計學院高額的學費,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是收集及購買日本文物這種奢侈的夢想。那時他只能到中餐館去打零工維持開銷,但就算是這樣的情況,黎榮德還是持續儲錢,只要一有機會就購買日本藝術品,慢慢逐夢。而這樣的苦日子過了好幾年後,終於也在他開了自己的設計品牌、逐漸在洛城時尚圈打出名號後有了改善。不過這段沒錢的光陰,也讓黎榮德養成對物欲看得極淡的習慣。
就算願意花大錢購買日本文物,黎榮德本身的物質需求卻是極為淡泊。租用的5,000平方呎倉庫全都用來放置自己的收藏品,自己卻只睡在閣樓一個不到10平方呎、原本用來堆放雜物的小空間。就連一般人家中易見的電器,也只有一台傳統的CRT電視。「我不希望有那些東西,這裡是傳統日本文化村,它們(電器)不該出現」。不只是電子用品,為了要維持他的收藏,黎榮德也不得不犧牲其他的嗜好,「我本身是個非常喜歡旅遊的人,但是為了我的藝術品,我必須減少旅遊的頻率來維持支出」。他強調自己不需要這些多餘的享受,花了半甲子搜集這些心愛的藝術品,能夠每天睡在這空間、近距離觀賞它們,就是自己最大的娛樂。
近年來,黎榮德也開始不定期的開放自己的私人日本村,希望外界也能一同欣賞他的收集的心血結晶。儘管多數人都讚嘆不已,但也有少數人對他的嗜好提出質疑,讓黎榮德感到有些難過。「有些中國人因為戰爭的關係十分反日,他們會質疑我為甚麼要媚日」。
除了中國人外,也有些日本人在參觀完後覺得既慚愧又罪過,因為「居然是由一個外國人在搜集這些文物」。黎榮德強調,日本人普遍比較排外,看到一個外國人這樣收集自己國家的文物,難免會有部份人感到不滿。但他表示,自己盡量不去在意這些聲音,「我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戰爭的殘酷當然也十分心痛......但對於這些文物,真的只是一種愛好」。
「我熱愛日本文化,而這一切都是從文化以及美感的角度出發,來收集這些藝術品」。黎榮德說,即使已經有數不清的收藏品,但這將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嗜好。「我自己現在沒有太多要求,只希望能繼續我的收藏夢,讓更多人一起看到日本文化之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