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樓周記:新房策明益發展商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2日 05:35
2017年09月22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特首林鄭月娥暫見到三個房策措施雛形,包括首置上車盤、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及貨櫃組合屋作過渡性房屋,三組協助上車及有需要人士入住。這些地皮及物業皆來自私人發展商,難怪被城中評價林鄭向商界送秋波,用半價補地價來換取他們手上可用的地塊。
老樓奉行自由經濟,但回歸後四代特首,皆用人為因素來推行政策以助私政,董建華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曾蔭權停賣居屋賣地、梁振英管理需求辣招等等,皆令樓市由一個極端走去另一個極端,過去20年由天堂跌落地獄,繼而再破頂,堪如坐過山車,令舊一代被嚇怕了,但一批新富豪從此誕生。反映了不適當時候作出不正確的政策。這些純人為因素令樓市被扭曲,如今全球傾向收水減少買債之時,若然大量增加房屋供應令市民被勉強上車,隨時成為下一代砲灰。
林鄭月娥今年獲得777票當選特首,部份來自商界及發展商,如今實施三項政策,把以前違法的劏房和組合屋變成人為合法,而且土地來源是來自發展商,難免被人批評還發展商人情,讓發展商可以約市值一半地價來興建官私混合房屋,除笨有精,一來可提升原本不值錢的農地價值,即時變成增值的物業,同時政府處理周邊配套,何樂而不為!
自由經濟原則為「大市場小政府」,過去20年特區政府變相改行大政府角色,令到既有的原則來個大倒轉,看來香港樓市碰上全球收水,離大跌市不遠了!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
本欄逢周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