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乳你同行:乳癌手術的演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2日 06:35
2017年09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乳癌切除,割多啲,不等於存活率高啲,或復發機會低啲,反而後遺症會多些。
50、60年代的乳癌手術,就只有全乳切除一個方法,且更將大、小胸肌,及其覆蓋的淋巴都割掉。胸口變成一排肋骨,膊頭掛着上肢,很多時都會看見患病那邊上肢水腫,不少病人更因為手腫,導致發炎,經常進出醫院,接受治療。
這種「有殺錯,冇放過」的做法,叫radical or ultra radical mastectomy。因為不能有效防止復發,而被醫學界摒棄,代之是保留大小胸肌,大大改善了病人術後的胸口形狀。成為70年代的標準乳癌手術,叫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80年代,意大利教授進行研究,證實乳房局部切除加上電療,其存活率及局部復發率,與全乳切除無異,自此成為早期乳癌的標準治療。
乳癌手術,除了乳房切除,還有腋窩淋巴切除。70、80年代,都是將大、小胸肌後的腋下淋巴全切。術後出現手腫的情況,十分普遍。直至90年代中,醫學研究發明了前哨淋巴切除,如果受感染,才會做全腋下淋巴切除。這個前哨淋巴手術的出現,大大減低了手腫的後遺症,讓乳癌患者康復得更完整。
乳癌手術的演變,是逐步減少手術的幅度,這不單沒有影響治療效果,還可減低手術帶來的後遺症。確診乳癌的朋友,不要直覺地以為割多啲,會好啲,要與醫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尋求適當的治療。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http://www.hkbcf.org
電郵:pollycheung@hkbcf.org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