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Google公司一向在網絡搜尋、智能手機軟件系統等業務稱雄,惟在手機硬件領域卻見落後。2011年Google曾入主手機廠商摩托羅拉,卻未能有效重振摩托羅拉業務,終於2014年轉手中國聯想,賬面損失近百億美元。這次Google以相宜價錢與hTC交易,可謂是Google進軍硬件業務又一大舉措,務求讓自己在發展人工智能(AI)、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相關硬件不至被蘋果、亞馬遜等對手遠遠超越。
發展AI須硬件配合
Google的Android系統手機一向都由其他手機廠商代工,未能如蘋果般完全自行研發設計生產手機。這令Google手機的生產計劃受限,即使想推出搭載有更新軟體的手機,廠商不但未「領情」,尤其在中國市場,Google推出的系統套件更是形同「閹割」,被廠商改得面目全非。而在未來AI、VR、AR等大趨勢下,Google需要在手機上佈局配搭各種智能硬件設備,才能從用戶身上獲得大數據,以在網路廣告業務等真正吸金獲益。
蘋果目前主力在使用自家智能硬件的手機上,植入Siri、Face ID等,為AI狂潮作佈局。而Google手機現時也有Google Assistant等智能軟件,惟Google昨也稱這些軟件須與「精心設計的硬體」才能配合使用。Google也因此要重點發展作為自家智能硬件品牌的Pixel,並與在此品牌上長期合作的hTC作交易,以保在科技新潮流下的領先地位。
《蘋果》記者
發展AI須硬件配合
Google的Android系統手機一向都由其他手機廠商代工,未能如蘋果般完全自行研發設計生產手機。這令Google手機的生產計劃受限,即使想推出搭載有更新軟體的手機,廠商不但未「領情」,尤其在中國市場,Google推出的系統套件更是形同「閹割」,被廠商改得面目全非。而在未來AI、VR、AR等大趨勢下,Google需要在手機上佈局配搭各種智能硬件設備,才能從用戶身上獲得大數據,以在網路廣告業務等真正吸金獲益。
蘋果目前主力在使用自家智能硬件的手機上,植入Siri、Face ID等,為AI狂潮作佈局。而Google手機現時也有Google Assistant等智能軟件,惟Google昨也稱這些軟件須與「精心設計的硬體」才能配合使用。Google也因此要重點發展作為自家智能硬件品牌的Pixel,並與在此品牌上長期合作的hTC作交易,以保在科技新潮流下的領先地位。
《蘋果》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