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管局擲78億 拓基建融資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1日 06:35
2017年09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外滙基金擬組夥伴,為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投資融資,昨取得進展,金管局與世銀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在倫敦簽訂協議,該局將向由IFC負責項目審批及制訂投資策略的「聯合貸款組合管理計劃」(MCPP)平台,提供10億元(美元.下同)項目融資承諾。


記者:劉美儀

今次可說是外滙基金首趟透過銀團貸款成員行角色,涉足包括但不限於一帶一路新興市場項目融資的開始。


IFC是去年金管局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的夥伴,根據協議,該局將支持IFC在超過100多個國家的項目融資,當中料覆蓋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


投資一帶一路項目

MCPP是一個聯合貸款平台,投資範圍包括基建設施、電訊、製造、農業及服務業,但金管局承諾的融資金額,具體是投放在那個市場那個項目,礙於要符合IFC規則,據悉未必能詳盡披露。


有學者認為,儘管外滙基金是次參與的融資額有限,IFC亦具國際聲望,但投資控制權始終在第3方手上,項目的償還風險及透明度仍需關注。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倫敦表示,基建投資能帶來穩定回報,故外滙基金一直積極拓展這新資產類別,是次透過與IFC合作,該局可借助對方專業知識經驗及龐大網絡,物色具良好風險管理及管治框架的投資機會,在新興市場共同發展符商業原則的投資項目。


IFC新興業務副總裁迪米特里.蒂斯拉戈斯亦說,該局參與MCPP,可讓IFC提供更多項目融資及創造就業人口。


夥拍國際金融公司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IFC是國際開發機構,作為金管局參與新興市場項目融資的合作對象,是「OK嘅partner(夥伴)」,外滙基金是次僅涉資10億元數目亦有限,但外滙基金是港人資產,投資項目的控制權不在該局而是由IFC負責,項目融資的金額亦未必知道投資那個具體項目,故當局若能發放更多IFC投資項目往績及數據表現作參考,可提升透明度及風險意識。


MCPP的投資成員,包括2013年作出30億元承諾的國家外滙管理局,德國安聯集團及翰亞投資(Eastspring),亦於去年及今年,作出5億元融資承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