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嘆現時社工難行公義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18日 06:35
2017年09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梁曉暘三年前衝擊立法會被捕後開始蓄長髮,記住當年自己模樣。但梁媽媽不喜歡留長髮,探監時他已剪短頭髮、剃去鬍鬚更顯活力,對媽媽來說是一種安慰,「佢摸吓個頭、又摸吓個鬚,問媽咪你覺得點樣?我梗係話好啦,靚仔啦。可能個仔想展現呢方面形象,等父母唔好擔心,到底內心世界係點?佢自己至知」。


工作忙少相處 感虧欠

梁爸爸曾是老師和訓導主任,媽媽在青少年中心任職社工。她說暑假是最繁忙時間,照料別人孩子卻忽略自己的兒子,到梁曉暘讀中二時,梁媽媽決心辭職彌補相處時光,「當我去話畀人聽點去重視親子關係、相處時間,我自己其實冇辦法付出,心裏一路好大虧欠」。


母子都是註冊社工,媽媽後來到教會工作。梁因東北案被捕後擔心警察上門驚擾家人,選擇搬走與戰友同住,也因有案在身,隨時面臨上庭和收監,故畢業後未入行。他曾在基層團體做地區工作,又做過地盤、酒吧、搬運工人等散工,梁媽媽說只要是正當職業,兒子體力又應付到她並不介意。兒子薪金雖比基層工人更低,但每月都象徵式交「利是」作為家用,梁媽媽有時知兒子拮据,會轉賬去兒子戶口。


基督徒重視「行公義、好憐憫」,梁媽媽指現時社工行公義往往力不從心,例如社區工作職位越來越少,社工難再扮演以往組織街坊抗爭,介入鄉村清拆事件等角色,「以前我入行有社區工作,都真係幾為民請命,例如鄉村清拆,exactly就係東北呢啲,依家冇晒」。


■記者潘柏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