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上月23日颱風天鴿吹襲澳門造成十人死亡逾200人傷,全澳廣泛停水停電,街道滿目瘡痍,其中十月初五街,更成水浸重災區,有商戶遭浸死,倖存者亦面對數十萬元的巨額損失。今日便是澳門立法會選舉,災民及商民心情複雜。有受災餅家9年內兩遇水浸致要貸款求存,被逼孭上「還不完的債」,但店主誓言仍會繼續投票,因只望選出關注民生的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協助解決困擾區內多年的水浸問題。惟亦有商戶感孤立無援故沒心情投票,全因對政府已心灰意冷。
一場風災,揭示澳門政府的管治無能及救災不力,天文台長雖引疚辭職,但無法彌補市民的心靈創傷及商戶的經濟損失。長期面對水浸威脅的十月初五街,是今次的重災區,其中「雄記行」米舖,年老東主的一對子女,於救貨時雙雙被浸死,即使倖免於難的商戶,則要面臨至少數十萬損失,前路茫茫。
屹立於十月初五街81載的品芳餅家,它出品的蓮蓉,曾經供應全澳門八成食肆,現由第三代老闆,人稱「三哥」的陳帝棉(64歲)經營,多年來,品芳堅持自家製蓮蓉及月餅,水浸前一天,剛造好第一批月餅,為數幾十盒,沒料到,一場洪水,讓一切化為烏有,「啲水浸到呢度,依家個木架仲濕濕哋」,三哥邊說邊比劃頭頂上方的儲物架。
品芳於中秋節前便開始造月餅,因此水浸前一晚,店內工場放滿麵粉、蓮子、生油等,惟由於經歷多次水浸,三哥夫婦跟兩名伙計,下班前已將大部分存貨放到高處,「最大責任係個天文台長,我哋經歷過雙颱風,將啲貨放上二樓,今次如果知咁嚴重,會積極啲」。無奈地,焗爐搬不動,於是次水浸中報銷,品芳停業18天,於訪問前一天才恢復生產,製成了30多盒月餅。全盛時期,品芳出產5000多盒月餅,近年生意回落,每年只售1200盒月餅左右,三哥拒絕預計今年的中秋生意額,只說「做得幾多得幾多囉!」惟他坦言,半個多月無法做生意,以及重新添置機器,共損失約20萬,幸舖位屬慈善團體所有,租金相對低廉。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其實品芳早於9年前即另一颱風黑格比吹襲澳門時,已經歷過嚴重水浸致損失慘重。三哥當年曾向澳門政府貸款廿萬,去年才還清,對當年災情仍猶有餘悸,豈料上月天鴿襲港洪水又再度淹至,舊債剛清,三哥隨即又要次再「孭上一身債」。他無奈之下打算借足政府貸款上限的60萬元,作店舖裝修之用以求翻身,但今次未知何年何月才可還清欠款。每次皆會於立法會選舉投票的三哥,今年亦不例外,他強調只會投予關注民生及為十月初五街服務的參選人,他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可解決困擾商戶已久的水浸問題。
然而,並非人人皆如三哥般積極表達訴求,於十月初五街經營近半世紀的蝦記海味,第二代負責人蘇先生坦言,水浸後已沒心情投票,「只係靠自己,邊有人幫?」68歲的蘇先生憶述,8月23號當天,早上曾經開店,但天文台於9時懸掛8號風球後,他跟職員相繼離開:「嗰日好平靜,9點幾都冇事,點知啲水喺10點幾就湧上黎,好彩嗰時無人,唔係實浸死。」
當天下午,氣象局除下八號風球,蘇先生回店發現大量貨品已被浸毀,由於經常受水浸威脅,店內貨物價值又高,因此沒保險公司承保「水險」。「扔咗7箱元貝,每箱1.6萬蚊,花膠都扔咗過百斤,最衰冇電,想救都救唔到!」經點算後,蘇生估計損失達60萬元,惟他坦言,對比雄記行,店東的一對子女於水浸中溺斃,自己只是金錢損失,已經「執返身彩」。蘇先生坦言,對打風留下陰影,「以後會搬定啲貨先」。
一場風災,揭示澳門政府的管治無能及救災不力,天文台長雖引疚辭職,但無法彌補市民的心靈創傷及商戶的經濟損失。長期面對水浸威脅的十月初五街,是今次的重災區,其中「雄記行」米舖,年老東主的一對子女,於救貨時雙雙被浸死,即使倖免於難的商戶,則要面臨至少數十萬損失,前路茫茫。
屹立於十月初五街81載的品芳餅家,它出品的蓮蓉,曾經供應全澳門八成食肆,現由第三代老闆,人稱「三哥」的陳帝棉(64歲)經營,多年來,品芳堅持自家製蓮蓉及月餅,水浸前一天,剛造好第一批月餅,為數幾十盒,沒料到,一場洪水,讓一切化為烏有,「啲水浸到呢度,依家個木架仲濕濕哋」,三哥邊說邊比劃頭頂上方的儲物架。
品芳於中秋節前便開始造月餅,因此水浸前一晚,店內工場放滿麵粉、蓮子、生油等,惟由於經歷多次水浸,三哥夫婦跟兩名伙計,下班前已將大部分存貨放到高處,「最大責任係個天文台長,我哋經歷過雙颱風,將啲貨放上二樓,今次如果知咁嚴重,會積極啲」。無奈地,焗爐搬不動,於是次水浸中報銷,品芳停業18天,於訪問前一天才恢復生產,製成了30多盒月餅。全盛時期,品芳出產5000多盒月餅,近年生意回落,每年只售1200盒月餅左右,三哥拒絕預計今年的中秋生意額,只說「做得幾多得幾多囉!」惟他坦言,半個多月無法做生意,以及重新添置機器,共損失約20萬,幸舖位屬慈善團體所有,租金相對低廉。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其實品芳早於9年前即另一颱風黑格比吹襲澳門時,已經歷過嚴重水浸致損失慘重。三哥當年曾向澳門政府貸款廿萬,去年才還清,對當年災情仍猶有餘悸,豈料上月天鴿襲港洪水又再度淹至,舊債剛清,三哥隨即又要次再「孭上一身債」。他無奈之下打算借足政府貸款上限的60萬元,作店舖裝修之用以求翻身,但今次未知何年何月才可還清欠款。每次皆會於立法會選舉投票的三哥,今年亦不例外,他強調只會投予關注民生及為十月初五街服務的參選人,他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可解決困擾商戶已久的水浸問題。
然而,並非人人皆如三哥般積極表達訴求,於十月初五街經營近半世紀的蝦記海味,第二代負責人蘇先生坦言,水浸後已沒心情投票,「只係靠自己,邊有人幫?」68歲的蘇先生憶述,8月23號當天,早上曾經開店,但天文台於9時懸掛8號風球後,他跟職員相繼離開:「嗰日好平靜,9點幾都冇事,點知啲水喺10點幾就湧上黎,好彩嗰時無人,唔係實浸死。」
當天下午,氣象局除下八號風球,蘇先生回店發現大量貨品已被浸毀,由於經常受水浸威脅,店內貨物價值又高,因此沒保險公司承保「水險」。「扔咗7箱元貝,每箱1.6萬蚊,花膠都扔咗過百斤,最衰冇電,想救都救唔到!」經點算後,蘇生估計損失達60萬元,惟他坦言,對比雄記行,店東的一對子女於水浸中溺斃,自己只是金錢損失,已經「執返身彩」。蘇先生坦言,對打風留下陰影,「以後會搬定啲貨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