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條龍走私9.5億元魚翅海參港首腦內地落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14日 21:35
2017年09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全球掀起拒吃魚翅浪潮之際,內地對魚翅的需求卻有增無減。廣東江門近日破獲一宗特大海味走私案,當局宣告瓦解一個集購、運、儲、銷為一體的一條龍走私集團,扣查約50噸涉嫌走私的魚翅、海參,全案總值約8億元人民幣(約9.5億港元)。走私集團首腦是一名港人,又以香港作為中轉站,將海味轉折私運內地。
江門海關緝私局去年11月接獲線報,一個以姓徐港人為首的大型走私集團,前年1月開始透過內地貨主,在非洲、南美洲、東南亞等國零散採購魚翅、魚肚、海參及鮑魚等海味,經香港貨場集中整理,更換原產地包裝後,再由海路運往越南,並轉運到雲南中越邊境口岸申報進境。走私集團在內地透過火車、汽車,將貨物運至廣州、茂名等地集散發貨。
加工場污水橫流
當局本月10日採取突擊行動,共出動140名警力,在江門、廣州、茂名及雲南四地同時收網,行動中拘捕35名涉案者,現場扣查涉嫌走私的魚翅、海參約50噸,以及一批涉案電腦及賬簿等,全案值約8億元人民幣。該宗走私案是海關總署「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以來,江門海關查獲的案值最大走私案。
行動中,海關執法人員還發現,在位於江門市荷塘鎮的加工廠內,工人正對涉嫌走私的新鮮鯊鰭進行加工。工場內污水橫流,生產線上的工人們熟練地對魚翅完成清洗、刮皮等一系列工序,然而盆子裏的水已泛起泡沫,地面則堆積厚厚一層滑膩的魚翅碎。為了提高魚翅賣價,工人賣力修剪魚翅外形,並用剪刀和菜刀剪去魚翅根部的骨頭碎肉。而在冷凍倉庫內,部份魚翅及海參等高檔海味,正浸泡在不明液體中,倉庫瀰漫一股藥水味道,十分刺鼻。部份加工廠院堆滿魚翅乾,暴曬在高溫下蠅蟲圍繞。
據報道,內地約七成魚翅從廣東進口,江門又佔據省內魚翅進口的六成,江門可說幾佔內地魚翅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是不法分子走私魚翅及假魚翅生產重鎮。此次被曝光的加工魚翅黑點荷塘鎮,2013年曾揭有無良工場,生產假魚翅,引起當局關注。
廣州《南方日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