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因是副局個仔先問候?港大學生會前會長轟偽善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9日 06:15
2017年09月09日 06:1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潘匡仁疑因抑鬱症周四墮樓身亡。曾與蔡若蓮一同被委任加入「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的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深夜在facebook發文,稱對只得20多歲的潘選擇自殺感到耿耿於懷,因委員會最終的報告避重就輕、藥石亂投,「想到自己最絕望的時候甚至曾想過要帶着委員的身份以死控訴,想到美好的日子離年青人很遠很遠……很難不感到悲憤」。
孫曉嵐在文中表示,對同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成員的蔡若蓮在會內的表現沒甚麼印象,「倒是記住了會中說人話、站在青年人一方的委員,但蔡不是其中之一。」她認為潘離世後網上出現眾多「因死去的是蔡副局長的兒子才發出的問候、彷彿早前幾十個自殺年青人的命就不珍貴的偽善嘴臉,我也看得心煩」。 她指今時今日校園和社會充斥各種荒謬的事令青年活在苦難之中,但得不到支援和諒解,政權、青年若非隔岸觀火不予援手,就是成為施暴者之一,「大數年青人抗逆力低,動輒鬧人廢青暴徒、搞亂香港,要人搬走甚麼的,不用分那麼細,都是共業無誤。」
中大校長沈祖堯周四發聲明希望政治遠離校園,但孫曉嵐反駁青年一直活在社會、接受教育,全部都是政治,「成年人、當權者沒有好好建立一個讓年青人安全、自由的環境成長學習(還想送學生到牢房中),反指責年青人的不是,到底是何等不負責任的人才能說的荒謬話?」
近年本港屢次發生學生、青少年自殺事件,港府去年3月成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稱要全面了解分析自殺原因和提出建議。但經過半年研究,終極報告卻指學生自殺原成因眾多,否認與教育制度有關,建議學校繼續推行生涯規劃課程和加強學生抗壓能力,被坊間批評報告「離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