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66年人口推算 港女壽命增至93.1歲 社會老化長者佔四成 財政負擔勢加劇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9日 06:35
2017年09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半世紀後的香港,平均每2.7人就有一人是長者。政府統計處昨發表最新的人口推算,本港2066年將有772萬人口,當中長者料多達259萬,佔整體近四成;屆時女性預期壽命更上升至93.1歲。學者預期人口老化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促政府每3年要檢討安老服務規劃,應付高齡海嘯。


記者:王家文 潘柏林 李詠希

任職電工的黃先生尚有一年便退休,「如果做到80歲仲有人搵,我都會做」,但他寧願繼續工作幫補家計,擔心年老多病痛,促政府增撥醫療資源。89歲郭婆婆是獨居長者,每月靠3,000多元綜援金過活,她指人口老化加劇,但政府支援不足,「依家啲嘢貴,一定要慳」。


本港去年中人口有734萬,政府統計處推算至2043年達頂峯822萬後,便逐步回落至2066年的772萬,當中近四成是長者。副處長陳萃如指,隨戰後出生嬰兒步入老年,預計未來20年65歲或以上長者會增加一倍,由116萬增至237萬,料情況持續至少30年,到了2066年更達259萬,佔整體人口36.6%,平均每2.7人就有一名長者。


男性平均短命6年

本港人口老化由多項因素造成,過去20年持續低生育率是其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生育率由去年每1,000名女性對1,205名活產嬰兒,推算50年後進一步下降至1,166名,出生人數料持續減少。統計處推算,15歲以下人口比例由2016年11.8%,逐漸下降至2066年9.2%。


但同時,港人壽命不斷上升,去年男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1.3歲及87.3歲,已較日本高出0.32歲及0.16歲。統計處推算,港人預期壽命延長,女性於2033年起衝破90歲大關,至2066年更達93.1歲,男性也升至87.1歲。本港年齡中位數亦由44.3歲上升至54.5歲。


每5名打工仔養4人

隨人口老化,本港撫養比率也一直惡化,現時平均5名工作年齡人士養2名長者或兒童少年,統計處推算50年後,就每5個養4人。陳萃如表示,近年本港人口中年人佔多,但到2066年則老多幼少。


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需三管齊下面對高齡化社會,包括社區照顧、醫社合作及加強基層醫療,長遠做到居家安老,認為每3年就需檢討安老服務。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指,本港人口急速老化,屆時由稅收支付福利可持續性成疑。他指現時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綜援等均由稅收支付,當勞動人口下降,薪俸稅收入亦下降,勢對財政造成負擔。


老人專科醫生佘達明指,普遍女性較男性長命,因女性在停經前會分泌荷爾蒙減緩血管老化,令女性心腦血管病較少。而男性血管老化較快,較易患上中風、心臟病。他認為,隨預期壽命增長,社會要思考如何定義老人,退休年齡亦要再討論。


【市民心聲】

黃小姐

(22歲,獸醫助護)

「男友鍾意小朋友,婚後打算生一個,但香港好擠迫,加上政治混亂,日後或者移民。」


陳先生

(26歲,保險業)

「喺香港搵女友唔難,對自己有信心,搵伴侶我會首先考慮港女,未必考慮內地女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