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策透視:東北反彈的啟示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4日 06:35
2017年09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

近日內地有一篇關於瀋陽鐵路局沈東物流園的報道,令筆者特別留意。該報道指,現時沈東物流園裏一片繁忙景象,員工非常忙碌。在2015年11月,筆者曾往瀋陽直擊,就是在這個物流園外,見到門口的馬路一半被農民霸佔,用來曬玉米穀種,可見當時東北經濟之蕭條。(當時報道可見鏈結:http://bit.ly/2xCKdgE)


中國GDP數據水份多,李克強在遼寧省委書記任上發明「克強指數」,包括新增貸款、發電量、鐵路貨物量三個指標,以量度實體經濟表現。但時至今日,「克強指數」已經少為人提及,因為新增貸款包含大量住房按揭,發電量又容易受天氣過冷或過熱影響,均與實體經濟相關性不大。較具參考意義的是鐵路貨物量。


自2012年起,中國鐵路貨運量持續下跌,其中以2015年的12%跌幅最大,實體經濟的表現不言而喻。去年的跌幅縮至0.8%,今年更出現5年來的首次上升,今年頭7個月的升幅達17%,顯示經濟在今年開始強勁復蘇。


最值得留意的是業務覆蓋整個東北鐵路網的瀋陽鐵路局,今年頭7個月的貨運量按年增20%。過去幾年,東北經濟被稱為「黑洞」,連遼寧的官方GDP都是負增長,現在鐵路貨運量增幅跑贏全國,整個經濟反彈的勢頭不容小覷。


黃尹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