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債券通月初正式開通,初步先開通北向部分,市場對此未見太大反應,或與目前只准機構投資者參與有關。散戶在耐心等待購買在岸人幣債券時,其實亦可留意本港離岸人幣債券(點心債),平均票息有3.8厘。本欄蒐集了多隻點心債作比較,並訪問了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及MBA課程協理主任陳鳳翔,及匯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譚慧敏,為讀者分析相關投資部署。譚慧敏表示,現時會買入更多離岸人民幣債券,因為孳息率更為吸引;陳鳳翔亦稱,目前香港人幣存款較少,因此點心債孳息較高。
明報記者 王俊騏
近年中國逐部開放債市,去年更首次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市,而年初中國在岸債券亦首次獲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之一的彭博巴克萊指數。考慮到美國加息幅度尚算輕微,加上現時股票回報低,尋求高息回報的投資者可留意點心債。若需了解點心債行情,可觀察花旗點心債指數(Dim Sum(Offshore CNY)Bond Index)。截至5月底,該指數一共追蹤85隻點心債,平均票息和年期為3.82厘和3.15年。一般而言長債孳息較高,惟指數反映1至3年期點心債票息率3.81厘,10年期以上為3.98厘,長短債未見太大息差。實際上,指數追蹤的點心債中只有4隻是10年期以上,有53隻都是1至3年,反映市場仍以短債為主。指數內企業債比例稍高,以工業和金融企業為主,平均票息高達4.65厘,平均到期孳息率更高達5.1厘。
企業債票息高 內銀內房回報可觀
目前本港點心債數量不太多,風險較低的中國政府債券一般較受關注,由中國財政部發行、今年底到期的債券票息達3.45厘,1年和3年後到期的債券票息分別為3.5和2.48厘。若投資者期望尋找5年期以上債券,可留意由國家發行於2027年到期債券,票息4.2厘。
企業債票息則普遍較高,內銀和內房點心債回報可觀,特別內房如龍湖地產明年到期的債券票息高達6.75厘,萬科亦有4.5厘,但需注意內房債務違約率相對較高,投資者需小心選擇。內銀如中建行亞洲,其2024年到期債券票息亦有4.08厘;而法國巴黎銀行一隻2025年到期的點心債,票息高達5厘,但屬可贖回債券,具一定風險。至於信貸評級在BB+以下的點心債一般有極高息率,有部分孳息更高達100厘以上,但風險極高,實際上大部分甚至沒有評級。
信貸評級能幫助投資者衡量債券的違約風險,評級BB+或以下的為非投資級別的債券,反映企業信用程度較差與償債能力較弱。由於市場未完全開放,現時中國債券由內地評級機構如中誠信國際、大公國際評級,而非較著名的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等。累積30多年財金工作經驗的陳鳳翔表示,信貸評級是為投資者買債時「守門口」,稱內地評級難以被歐美國家承認,指本港投資者日後購買在岸人債時需多做功課。
國際指數倘納在岸債 料吸引千億資金
陳鳳翔表示,本港人民幣存款只有6000億元,遠低於內地,供應較少,因而推高點心債價格,內地人民幣存款市場大,因此人債回報相對較低。他指債券受匯率、息率和流動性等影響,認為美國加息後人民銀行可能跟隨,屆時或會導致人債價格下跌;並指目前內地企業違約率不高。
譚慧敏表示,上半年短息收緊令債息上升,加上預計內地金融監管不會進一步加強,認為目前「水位」吸引,會買入更多點心債。她認為債券通短期會為市場帶來良好氣氛,但不會因債券通開通大規模投資內地債市,因離岸人債息率仍較在岸吸引。她稱今年中國在岸人債被納入的彭博巴克萊指數較新,反指未來在岸債獲納入基金使用的主要債券基準指數才為關鍵,估計一旦獲納入,每年將會有1000億至2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流入中國債市。
除了一般定息債券,投資者如尋求更高回報,亦可考慮可贖回債券。這種債券指發行人可於到期日前以預定價格贖回債券,意味投資者或未能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因此發行人會給予較高利息作為誘因,這亦意味風險較大。評級機構惠譽稱,中國境內未償企業債中有約20%含有回售權,相比下全球比例僅約4%,未來數年可贖回債券或會增加中國企業的融資壓力,又指市場流動性緊縮和息率逐步攀升,現時中國有82%可贖回債券的回售權已在「價內」,意味發行人可能需要上調票息或提前償付。
[金融超市]
明報記者 王俊騏
近年中國逐部開放債市,去年更首次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市,而年初中國在岸債券亦首次獲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之一的彭博巴克萊指數。考慮到美國加息幅度尚算輕微,加上現時股票回報低,尋求高息回報的投資者可留意點心債。若需了解點心債行情,可觀察花旗點心債指數(Dim Sum(Offshore CNY)Bond Index)。截至5月底,該指數一共追蹤85隻點心債,平均票息和年期為3.82厘和3.15年。一般而言長債孳息較高,惟指數反映1至3年期點心債票息率3.81厘,10年期以上為3.98厘,長短債未見太大息差。實際上,指數追蹤的點心債中只有4隻是10年期以上,有53隻都是1至3年,反映市場仍以短債為主。指數內企業債比例稍高,以工業和金融企業為主,平均票息高達4.65厘,平均到期孳息率更高達5.1厘。
企業債票息高 內銀內房回報可觀
目前本港點心債數量不太多,風險較低的中國政府債券一般較受關注,由中國財政部發行、今年底到期的債券票息達3.45厘,1年和3年後到期的債券票息分別為3.5和2.48厘。若投資者期望尋找5年期以上債券,可留意由國家發行於2027年到期債券,票息4.2厘。
企業債票息則普遍較高,內銀和內房點心債回報可觀,特別內房如龍湖地產明年到期的債券票息高達6.75厘,萬科亦有4.5厘,但需注意內房債務違約率相對較高,投資者需小心選擇。內銀如中建行亞洲,其2024年到期債券票息亦有4.08厘;而法國巴黎銀行一隻2025年到期的點心債,票息高達5厘,但屬可贖回債券,具一定風險。至於信貸評級在BB+以下的點心債一般有極高息率,有部分孳息更高達100厘以上,但風險極高,實際上大部分甚至沒有評級。
信貸評級能幫助投資者衡量債券的違約風險,評級BB+或以下的為非投資級別的債券,反映企業信用程度較差與償債能力較弱。由於市場未完全開放,現時中國債券由內地評級機構如中誠信國際、大公國際評級,而非較著名的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等。累積30多年財金工作經驗的陳鳳翔表示,信貸評級是為投資者買債時「守門口」,稱內地評級難以被歐美國家承認,指本港投資者日後購買在岸人債時需多做功課。
國際指數倘納在岸債 料吸引千億資金
陳鳳翔表示,本港人民幣存款只有6000億元,遠低於內地,供應較少,因而推高點心債價格,內地人民幣存款市場大,因此人債回報相對較低。他指債券受匯率、息率和流動性等影響,認為美國加息後人民銀行可能跟隨,屆時或會導致人債價格下跌;並指目前內地企業違約率不高。
譚慧敏表示,上半年短息收緊令債息上升,加上預計內地金融監管不會進一步加強,認為目前「水位」吸引,會買入更多點心債。她認為債券通短期會為市場帶來良好氣氛,但不會因債券通開通大規模投資內地債市,因離岸人債息率仍較在岸吸引。她稱今年中國在岸人債被納入的彭博巴克萊指數較新,反指未來在岸債獲納入基金使用的主要債券基準指數才為關鍵,估計一旦獲納入,每年將會有1000億至2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流入中國債市。
除了一般定息債券,投資者如尋求更高回報,亦可考慮可贖回債券。這種債券指發行人可於到期日前以預定價格贖回債券,意味投資者或未能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因此發行人會給予較高利息作為誘因,這亦意味風險較大。評級機構惠譽稱,中國境內未償企業債中有約20%含有回售權,相比下全球比例僅約4%,未來數年可贖回債券或會增加中國企業的融資壓力,又指市場流動性緊縮和息率逐步攀升,現時中國有82%可贖回債券的回售權已在「價內」,意味發行人可能需要上調票息或提前償付。
[金融超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