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志威﹕美公用股比科網股值博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6日 06:35
2017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美國聯儲局將縮表變成事實的大環境下,最難把握走勢的是美元,現在環球央行似乎有共識,就是同步進行政策調控,亦即會一齊縮表收水,短期來說,由於歐元脫離負利率的機會增大,所以匯價肯定變成強勢,不過長線走勢就比較難把握。


縮表成事實 需防患未然

關鍵問題在於縮表會否縮出事,1987年股災的成因,是短期內流動性緊張,最後引發恐慌拋售,在收水的環境,因為太多活動在影子銀行發生,永遠沒人知道誰會借得太多,先行爆煲,就如同細價股爆煲可以毫無先兆,事後才有內地資金鏈斷裂的說法,所以只能防患於未然。


如果縮表成事,長債利率正常化啟動,10年期債息升上3厘並非不可能,美國的環境有別於中國,內地可用行政手段鎖定借貸利率,但在美國如果資金緊絀,肯定會體現在國債利率,所以如果債息升幅過快便要小心,隨時為股市帶來沽壓。


美股6月下半月,一些防守股、公用股連跌近半個月,例如SPDR公用事業類股(ETF)從54.6美元跌至51.7美元,雖然說科網股跌得多,但如在相同跌幅下,博公用股比博科網股更好,所以應提早訂立買貨名單。港股之中,除了冠君(2778)因為可能出售朗豪坊商用物業而急升,其餘房託的跌幅不少,亦可列入觀察名單,大市只要不是恐慌拋售,在低增長的情况下,公用股遲早又受追捧,所以可耐心等待低位。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