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布少明:新政府新房策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3日 06:35
2017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七•一」特區政府換屆,香港踏回歸祖國20周年新里程,樓巿亦迎來新時代,零息時代落幕,中國因素抬頭,巿場危機交錯,正是新政府瞻前顧後時候﹗筆者對接班政府些少建議。


(1)拆彈機制防樓巿逆轉;辣招雖趕絕炒家,卻斷換樓鏈,鎖死近120萬個二手私樓供應,二手巿場「供求俱傷」,積弱多年,在極低成交下,加大樓價波動,樓價愈壓愈升,大巿靠剛需主導,發展商增加按揭成數「解辣」,吸盡市場購買力,反而上車人士卻因為按揭困難,難買入二手物業,本末倒置,大錯特錯﹗樓巿受外圍因素影響,局勢一旦遽變,難免對樓巿及經濟造成震盪,新政府宜當機立斷,及早設立完善撤辣及退巿「拆彈」機制。


(2)建首置樓解決上車需求;私樓與普羅市民負擔能力愈趨脫節,「富人住私樓,窮人住公屋」兩極化將愈來愈嚴重,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已增至近27.6萬宗,平均要4.6年才能上樓,今期居屋超額認購50倍,反映市民對公營房屋龐大需求。筆者支持新政府推「首置樓」,提供優惠扶助首置客上車。


(3)加大力度造地增供應;本屆特首以增供應為樓巿大方向,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多達9.6萬伙的紀錄新高,總結回歸20年間,私樓落成量增加最大的地區為將軍澳及西貢區,佔整體私樓落成量約一成半,其次是油尖旺及元朗區,各佔約一成,該重點發展地區為香港造就經濟動力,包括就業巿場、生產力及生活社區。發展新巿填乃增供應一大要策,「土地問題」屬先天不足,增土儲慢,難追上需求,政府當務之急是再下一城,加速填海谷供應,以解決長遠房屋問題﹗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