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6月15日晚,經過通宵達旦的審議,安倍政府終於順利在國會通過了爭議性極大的《有組織犯罪處罰案》。近兩個月來,安倍備受政治醜聞困擾,涉嫌干預兩大學校法人(森友及加計學園)設立的正常審查。日本輿論對安倍窮追不捨,內閣支持率下降到接近40%。但奇怪的是,安倍依然能穩住局勢,通過相關法案,在國會強勢壓制在野黨。
此外,另一則有關安倍的新聞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眼球:在二戰後的日本首相中,安倍的執政天數已超過小泉純一郎(1980天),僅次於佐藤榮作(2789天)和吉田茂(2616天),成為戰後第三長命政權。自2012年執政以來,安倍為何能夠多次避開政治危機、成為近幾年來少有的長命日本首相呢?
主攻經濟 注重媒體戰
安倍政府屹立不倒,首先要歸功其決策體系到位,政治定位成功。曾多次單獨訪問安倍的日本時事通信社政治觀察家田崎史郎在著作《安倍官邸的內情》中指出,安倍團隊的核心是「正副官房長官會議」,總共6人,實施政治主導,擺脫官僚干預。日本目前所有重大決策,實際上集中在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和幾名副官房長官手上。在定位方面,安倍在上任前就了解到日本主流民意期望經濟復蘇,於是提出了家喻户曉的安倍經濟學,成功推高內閣支持率。6月2日,日經平均指數衝過20000點,是2015年8月以來時隔約1年零9個月首次,為安倍長期執政打下了強心劑(日本最近定義「安倍經濟學景氣」已超越泡沫景氣期,創戰後第三長)。外界一般認為,日本年輕人衝在反對安倍執政的最前線。但據最近日本TBS電視台調查顯示,68%的年輕人(20至29歲)支持安倍政府,主要原因是安倍治下的日本經濟有所復蘇,找工作容易了。
安倍政權長命的另一個原因是注重媒體戰。2012年上台後,安倍政權充分汲取了2007年政治慘敗的教訓,防止媒體雪崩式報道政府醜聞。安倍團隊內擔任經產大臣的世耕弘成(前內閣官房副長官),早年曾留學美國波士頓大學,專攻傳媒學,是自民黨中生代有名的媒體戰略專家。早稻田大學榮譽教授加藤典洋2014年6月曾在《紐約時報》指出,安倍是帶着一套方案上台的。通過定期約見日本各大主要媒體的老總(特別是《讀賣新聞》、《產經新聞》和富士電視台)吃飯和打高爾夫球,安倍極力推銷其政策要點,獎勵親政府媒體,懲罰批評政府的媒體(如《朝日新聞》)。同時,自民黨內部還建立了針對網絡媒體的T2團隊,對主要媒體和在野黨對手的推特(twitter)等網絡傳播手段實施監視並加以對應。據稱,在野黨在此方面束手無策,完全不是自民黨的對手。
對華外交或再服務安倍內政
對中國來說,雖然北京不贊同安倍的保守歷史觀,但也不得不正視安倍長期執政到2021年的可能性。5月29日,曾促成2014年首次中日首腦會談實現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日本,和日本國安局長谷內正太郎在箱根會面長達5個小時。谷內正太郎是安倍的首席外交顧問,是近幾年日本外交戰略的總舵手(最新一期的加拿大《Pacific Affairs》刊登研究谷內的論文,稱谷內是近年來日本秘密外交的主要推手)。5月31日,安倍首相親自面見了楊潔篪。領導人互訪和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態度,相信是雙方的主要議題。6月5日,即楊潔篪結束訪日後數日,安倍就在《日本經濟新聞》主辦的晚宴上首次公開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日本願與中方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合作。2017年的中日戰術性接近,已經成形。
日本外交界估計,安倍可能在7月上旬在德國舉行的G20首腦峰會上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向中國明確表示支持一帶一路。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日方有分析認為,安倍可能希望藉此機會於今年秋天訪問北京,再次以外交成績推高國內的內閣支持率。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副教授 張望
此外,另一則有關安倍的新聞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眼球:在二戰後的日本首相中,安倍的執政天數已超過小泉純一郎(1980天),僅次於佐藤榮作(2789天)和吉田茂(2616天),成為戰後第三長命政權。自2012年執政以來,安倍為何能夠多次避開政治危機、成為近幾年來少有的長命日本首相呢?
主攻經濟 注重媒體戰
安倍政府屹立不倒,首先要歸功其決策體系到位,政治定位成功。曾多次單獨訪問安倍的日本時事通信社政治觀察家田崎史郎在著作《安倍官邸的內情》中指出,安倍團隊的核心是「正副官房長官會議」,總共6人,實施政治主導,擺脫官僚干預。日本目前所有重大決策,實際上集中在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和幾名副官房長官手上。在定位方面,安倍在上任前就了解到日本主流民意期望經濟復蘇,於是提出了家喻户曉的安倍經濟學,成功推高內閣支持率。6月2日,日經平均指數衝過20000點,是2015年8月以來時隔約1年零9個月首次,為安倍長期執政打下了強心劑(日本最近定義「安倍經濟學景氣」已超越泡沫景氣期,創戰後第三長)。外界一般認為,日本年輕人衝在反對安倍執政的最前線。但據最近日本TBS電視台調查顯示,68%的年輕人(20至29歲)支持安倍政府,主要原因是安倍治下的日本經濟有所復蘇,找工作容易了。
安倍政權長命的另一個原因是注重媒體戰。2012年上台後,安倍政權充分汲取了2007年政治慘敗的教訓,防止媒體雪崩式報道政府醜聞。安倍團隊內擔任經產大臣的世耕弘成(前內閣官房副長官),早年曾留學美國波士頓大學,專攻傳媒學,是自民黨中生代有名的媒體戰略專家。早稻田大學榮譽教授加藤典洋2014年6月曾在《紐約時報》指出,安倍是帶着一套方案上台的。通過定期約見日本各大主要媒體的老總(特別是《讀賣新聞》、《產經新聞》和富士電視台)吃飯和打高爾夫球,安倍極力推銷其政策要點,獎勵親政府媒體,懲罰批評政府的媒體(如《朝日新聞》)。同時,自民黨內部還建立了針對網絡媒體的T2團隊,對主要媒體和在野黨對手的推特(twitter)等網絡傳播手段實施監視並加以對應。據稱,在野黨在此方面束手無策,完全不是自民黨的對手。
對華外交或再服務安倍內政
對中國來說,雖然北京不贊同安倍的保守歷史觀,但也不得不正視安倍長期執政到2021年的可能性。5月29日,曾促成2014年首次中日首腦會談實現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日本,和日本國安局長谷內正太郎在箱根會面長達5個小時。谷內正太郎是安倍的首席外交顧問,是近幾年日本外交戰略的總舵手(最新一期的加拿大《Pacific Affairs》刊登研究谷內的論文,稱谷內是近年來日本秘密外交的主要推手)。5月31日,安倍首相親自面見了楊潔篪。領導人互訪和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態度,相信是雙方的主要議題。6月5日,即楊潔篪結束訪日後數日,安倍就在《日本經濟新聞》主辦的晚宴上首次公開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日本願與中方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合作。2017年的中日戰術性接近,已經成形。
日本外交界估計,安倍可能在7月上旬在德國舉行的G20首腦峰會上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向中國明確表示支持一帶一路。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日方有分析認為,安倍可能希望藉此機會於今年秋天訪問北京,再次以外交成績推高國內的內閣支持率。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副教授 張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