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創業板新股以大量回撥「派貨」,雖然對公司上市後股價不利,但對吸引散戶或在配售反應欠佳時,卻有極大用途,有證券界人士更認為,倘創板新股有證券行負責「操盤」,在散戶蜂擁沽貨後更可以低價逐步收回股份貨源,只要大股東不涉抵押股份,對大股東或公司並無任何損失。
近年不少集資額較小的主板新股,由於市值小加上發售規模不大,上市後常有股價爆升情况出現,吸引不少散戶以孖展大手認購投機圖利,不過相比主板公開發售一般僅佔整體一成,創業板彈性卻非常大,公開發售佔比由10%,以至100%均有出現,在不少投機散戶而言,公開發售愈少則似乎「值博率」愈高。
上市向下炒 低價再收貨
由於散戶對配售反應掌握甚少,因此不時出現公開部分大量超購,配售卻乏人問津情况,全回撥這種手法,在配售反應欠佳時,更可「全派」給散戶。
以採用這種新回撥機制的運興泰(8362)及建泉國際(8365)為例,兩股首日分別大跌28%及16%,分別高踞上半年創板新股首日跌幅榜第一及第二位,其中建泉更一直「潛水」,至今累跌近42%。有市場人士稱,這種接近「向下炒」的做法,倘大股東無抵押股份不會有任何損失,倘若有人「操盤」更可以較低價格「收貨」,再部署下一步動作。
近年不少集資額較小的主板新股,由於市值小加上發售規模不大,上市後常有股價爆升情况出現,吸引不少散戶以孖展大手認購投機圖利,不過相比主板公開發售一般僅佔整體一成,創業板彈性卻非常大,公開發售佔比由10%,以至100%均有出現,在不少投機散戶而言,公開發售愈少則似乎「值博率」愈高。
上市向下炒 低價再收貨
由於散戶對配售反應掌握甚少,因此不時出現公開部分大量超購,配售卻乏人問津情况,全回撥這種手法,在配售反應欠佳時,更可「全派」給散戶。
以採用這種新回撥機制的運興泰(8362)及建泉國際(8365)為例,兩股首日分別大跌28%及16%,分別高踞上半年創板新股首日跌幅榜第一及第二位,其中建泉更一直「潛水」,至今累跌近42%。有市場人士稱,這種接近「向下炒」的做法,倘大股東無抵押股份不會有任何損失,倘若有人「操盤」更可以較低價格「收貨」,再部署下一步動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