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伊利沙伯女王」號是英國逾30年來建成的第一艘航母,連同預定兩年後下水的「威爾斯王子」號,被譽為該國今後「最有力的常規武器」,加上英國自2010年已沒有航母在四海游弋,這也意味英國可以重展海上實力。不過異議者指造價總逾60億英鎊(約598億港元)過於高昂,而且航母敵不過諸如俄國「鋯石」(Zircon)等高速導彈,形同「大白象」工程。2015年《衛報》報道,有匿名高級軍官批評建造航母計劃是「海軍虛榮和政治分贓」,違背當今用「無人機和特種部隊」戰鬥的戰略發展方向。
支持者稱具威懾救災用途
英國於1990年代尾開始考慮建造新一代航母,但因造價等問題而一度擱置,到2007年才正式立約造「伊利沙伯女王」和「威爾斯王子」號兩艘航母。惟經歷金融海嘯政府決定大削國防預算,兩艘新航母因「撻訂」罰款更高昂而被迫繼續上馬,但餘下兩艘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航母「卓越」號及「皇家方舟」號的維修保養費便欠奉,無法執勤,不出兩年便皆淪為廢鐵賣掉,以致近年無法參與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事件。新造的兩艘新航母俱可用上50年。
「伊利沙伯女王」號指揮官基德(Jerry Kyd)反駁質疑者說:「世上無東西是不脆弱的……航母給政府提供了非常簡單又極其靈活的工具。這不僅限於戰鬥,還關乎威懾、傳遞信號,為救災、人道主義援助和防衛提供了巨大的海上基地。」皇家海軍高官佩蒂特(Simon Petitt)也認為,新母艦可使敵人出擊前「三思」,也將能派遣往波斯灣一帶參與反恐戰等海外任務,增強英國海軍的影響力。
支持者稱具威懾救災用途
英國於1990年代尾開始考慮建造新一代航母,但因造價等問題而一度擱置,到2007年才正式立約造「伊利沙伯女王」和「威爾斯王子」號兩艘航母。惟經歷金融海嘯政府決定大削國防預算,兩艘新航母因「撻訂」罰款更高昂而被迫繼續上馬,但餘下兩艘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航母「卓越」號及「皇家方舟」號的維修保養費便欠奉,無法執勤,不出兩年便皆淪為廢鐵賣掉,以致近年無法參與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事件。新造的兩艘新航母俱可用上50年。
「伊利沙伯女王」號指揮官基德(Jerry Kyd)反駁質疑者說:「世上無東西是不脆弱的……航母給政府提供了非常簡單又極其靈活的工具。這不僅限於戰鬥,還關乎威懾、傳遞信號,為救災、人道主義援助和防衛提供了巨大的海上基地。」皇家海軍高官佩蒂特(Simon Petitt)也認為,新母艦可使敵人出擊前「三思」,也將能派遣往波斯灣一帶參與反恐戰等海外任務,增強英國海軍的影響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