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上個星期天(6月18日)參加香港電台《城市論壇》,論壇主題是關於有香港3名立法會議員參與台灣「台獨」政團舉辦的政治連線活動。本來,我以為反對派人士會力主為本土港獨與台獨串聯的行為作辯護,誰知道原來反對派是竭力否認這是本土港獨與台獨串聯!並堅稱這只是一場「非常普通的」兩地立法機關議員之間的交流。
如此否認和辯白,倒是大出我意料之外。對於這種辯白,我只能回之以一句話——「白馬非馬」的詭辯。
何以否決政改又反過來倡議普選?
第一,先說「普通交流論」。有參與這次會面的反對派議員認為,這只是一次台灣和香港立法機關議員的普通交流活動,沒有涉及統獨議題。但問題是,組織舉辦這個所謂「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茶會活動的18名台灣立法機關委員,都是來自時代力量和民進黨這些明言支持「台灣獨立」的政團。還有一種詭辯觀點認為,其實香港反對派議員不是關心統獨這種偽命題,而是與台灣議員一起探討如何守護民主這類核心價值——且慢!台灣現在仍未落實普選嗎?用得着香港反對派議員去為之守護嗎?何况,如果2015年不否決政改方案的話,現在好歹已經開啟了邁向普選的進程。何以先否決政改進程,再假「守護民主核心價值」這種台灣毋須香港反對派去守護之名目,又反過來倡議民主普選呢?退一萬步,就算香港幾名反對派議員真的去做民主價值交流,何以捨統而取獨的政團呢?
而同時3名獲邀參加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中,有一名是來自主張「港獨」、「自決」的香港眾志,另有一名也是自命「民主本土」的。顯性台獨的台灣政客與或許是隱性港獨的香港政客在一起進行「普通交流活動」,任你們再怎麼「普通」,香港市民把這種「普通」活動看成為台獨與港獨串聯一起,是完全合理的判斷,因為這些台灣和香港政客彼此之間唯一的政治立場共同點只有一個字:獨。
第二,再談「建制先例論」。反對派很堅持一點,就是他們並不是第一批與民進黨接觸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建制派政團已經在幾年前訪問台灣時與民進黨見過面了,那為什麼建制派團體可以見台獨人士,而反對派去見就有問題呢?
不錯,建制派政團的確是去見過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人士。但是,別忘了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一點,這個建制派政團不但沒有支持港獨、台獨之類政治主張,而且從來都是堂堂正正、明確宣示自己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國家分裂的,與這次去的反對派議員對國家統一的立場可以說是天淵之別。
不錯,政治的確講求要求同存異。但反對派議員是與台獨政客在求哪方面的「同」呢?在所謂的「普通交流」過程中,有向對方明確宣示過自己是反對分裂、支持統一這個立場嗎?有讀者可能反駁我:有必要這樣宣示嗎?當然有必要!因為即使是反對派的議員,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這個政治體制內的議員,《基本法》明文規定禁止分裂國家(基本法第1條、第12條闡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第23條闡明要立法禁止分裂國家等),那麼即使是反對派的議員,也是曾經宣示擁護《基本法》的,也自然有義務要反對分裂國家。
既然與支持台獨的台灣政客會面,姑勿論交流的主題是不是政治性的,作為中國香港特區政治體制內成員的反對派議員,也是應該向台獨人士宣示自己這方面的立場,而不是聽任台港兩地解讀為「台獨港獨結盟」——除非反對派其實真的想結。
第三,另談「釋放善意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中央其實也對台灣進行統戰工作,那麼由香港立法會議員出面,先與台灣民進黨會面,也是一種促進國家統一的先行工作。多好的立意啊。但是,國家反分裂工作毫無疑問屬於國家主權維護的範疇之內,反對派議員這次行程如果真的是作善意的先行者,那麼反對派議員得到了中央相關部門的預先批准了嗎?如果沒有,憑啥作為地方立法機關的議員可以就國家主權問題先行接觸?這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
絕非言論自由的問題
最後,這絕不是什麼言論自由的問題。畢竟反對派議員也是議員,也是特區政治體制內的重要成員。一言一行,已經不僅僅代表個人的身分,再怎麼樣都會帶上政治體制的色彩。說這不是台獨與港獨相互連線,恐怕連3名參與的反對派議員自己內心也不會相信!
作者是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理事
[鄧飛]
如此否認和辯白,倒是大出我意料之外。對於這種辯白,我只能回之以一句話——「白馬非馬」的詭辯。
何以否決政改又反過來倡議普選?
第一,先說「普通交流論」。有參與這次會面的反對派議員認為,這只是一次台灣和香港立法機關議員的普通交流活動,沒有涉及統獨議題。但問題是,組織舉辦這個所謂「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茶會活動的18名台灣立法機關委員,都是來自時代力量和民進黨這些明言支持「台灣獨立」的政團。還有一種詭辯觀點認為,其實香港反對派議員不是關心統獨這種偽命題,而是與台灣議員一起探討如何守護民主這類核心價值——且慢!台灣現在仍未落實普選嗎?用得着香港反對派議員去為之守護嗎?何况,如果2015年不否決政改方案的話,現在好歹已經開啟了邁向普選的進程。何以先否決政改進程,再假「守護民主核心價值」這種台灣毋須香港反對派去守護之名目,又反過來倡議民主普選呢?退一萬步,就算香港幾名反對派議員真的去做民主價值交流,何以捨統而取獨的政團呢?
而同時3名獲邀參加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中,有一名是來自主張「港獨」、「自決」的香港眾志,另有一名也是自命「民主本土」的。顯性台獨的台灣政客與或許是隱性港獨的香港政客在一起進行「普通交流活動」,任你們再怎麼「普通」,香港市民把這種「普通」活動看成為台獨與港獨串聯一起,是完全合理的判斷,因為這些台灣和香港政客彼此之間唯一的政治立場共同點只有一個字:獨。
第二,再談「建制先例論」。反對派很堅持一點,就是他們並不是第一批與民進黨接觸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建制派政團已經在幾年前訪問台灣時與民進黨見過面了,那為什麼建制派團體可以見台獨人士,而反對派去見就有問題呢?
不錯,建制派政團的確是去見過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人士。但是,別忘了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一點,這個建制派政團不但沒有支持港獨、台獨之類政治主張,而且從來都是堂堂正正、明確宣示自己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國家分裂的,與這次去的反對派議員對國家統一的立場可以說是天淵之別。
不錯,政治的確講求要求同存異。但反對派議員是與台獨政客在求哪方面的「同」呢?在所謂的「普通交流」過程中,有向對方明確宣示過自己是反對分裂、支持統一這個立場嗎?有讀者可能反駁我:有必要這樣宣示嗎?當然有必要!因為即使是反對派的議員,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這個政治體制內的議員,《基本法》明文規定禁止分裂國家(基本法第1條、第12條闡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第23條闡明要立法禁止分裂國家等),那麼即使是反對派的議員,也是曾經宣示擁護《基本法》的,也自然有義務要反對分裂國家。
既然與支持台獨的台灣政客會面,姑勿論交流的主題是不是政治性的,作為中國香港特區政治體制內成員的反對派議員,也是應該向台獨人士宣示自己這方面的立場,而不是聽任台港兩地解讀為「台獨港獨結盟」——除非反對派其實真的想結。
第三,另談「釋放善意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中央其實也對台灣進行統戰工作,那麼由香港立法會議員出面,先與台灣民進黨會面,也是一種促進國家統一的先行工作。多好的立意啊。但是,國家反分裂工作毫無疑問屬於國家主權維護的範疇之內,反對派議員這次行程如果真的是作善意的先行者,那麼反對派議員得到了中央相關部門的預先批准了嗎?如果沒有,憑啥作為地方立法機關的議員可以就國家主權問題先行接觸?這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
絕非言論自由的問題
最後,這絕不是什麼言論自由的問題。畢竟反對派議員也是議員,也是特區政治體制內的重要成員。一言一行,已經不僅僅代表個人的身分,再怎麼樣都會帶上政治體制的色彩。說這不是台獨與港獨相互連線,恐怕連3名參與的反對派議員自己內心也不會相信!
作者是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理事
[鄧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