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難之鎮 1933年地震洪水死傷過萬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5日 06:35
2017年06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發生山泥傾瀉的四川茂縣疊溪鎮,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地質災害,該處距離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震央汶川縣映秀鎮直線只得150公里,當年亦是極重災區之一,八成房屋倒塌。最慘重的是1933年的7.5級大地震,造成近9000人死傷,同年10月發生堰塞湖崩堤引起的洪水,再奪去2000多人生命。


根據資料記載,1933年8月25日下午3時50分,疊溪發生7.5級地震。當時的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幾分鐘內幾乎筆直陷落,下滑距離達500至600米,疊溪城及附近21個羌族村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據當時的國民政府調查,有6800多人死亡,1900多人受傷,被稱為「中國疊溪大地震」。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成為後來的景點「疊溪海子」,其最深處達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達1.5億立方米,湖面面積350多萬平方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