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金融科技會否顛覆傳統銀行業,是近年業界熱議的話題之一。昨日中銀香港(2388)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合辦的論壇,亦有討論這題目。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在演講時表示,傳統金融業面對科技公司的挑戰,應在3方面作出改變,包括改變企業文化、改善營運模式及平衡風險。
傳統機構架構龐大 銷售效果成疑
他表示,傳統的金融機構由於系統過於龐大及複雜,難以作出改變,况且他們一向認為自己有巨大優勢,可以跟隨以前的成功方程式。反觀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無太大包袱,且系統較靈活,舉例說推出產品的時間可以縮得較短,毋須像傳統金融機構般經過漫長的審批過程。他認為傳統業界應向這方向學習,加強企業文化的改變。
至於改善營運模式,主要是做到以客為本。他質疑,傳統銀行的銷售模式不一定方便及有效,銀行應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以留住客戶,而非一味只想向客戶銷售金融產品。至於平衡風險,金管局過往已不停強調此點,銀行在發展科技時應對潛在風險作出適當管控,客戶能夠安全地使用服務是傳統業界的最大優點之一。
科大:香港最大挑戰是人才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表示,在香港發展金融科技最大的挑戰是人才,他認為需要有大型的金融科技項目,以匯集各國的人才。金管局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亦認同,並指出即使在香港訓練出來的人才,很多時亦在海外發展。
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則稱,銀行業已努力配合,並研究如何把金融科技應用在實際業務上,以該行為例,近年重點研究生物認證,相信在今年7至8月,可把「指靜脈」認證服務應用在部分櫃員機上,另外亦正研究在各渠道使用人工智能。
傳統機構架構龐大 銷售效果成疑
他表示,傳統的金融機構由於系統過於龐大及複雜,難以作出改變,况且他們一向認為自己有巨大優勢,可以跟隨以前的成功方程式。反觀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無太大包袱,且系統較靈活,舉例說推出產品的時間可以縮得較短,毋須像傳統金融機構般經過漫長的審批過程。他認為傳統業界應向這方向學習,加強企業文化的改變。
至於改善營運模式,主要是做到以客為本。他質疑,傳統銀行的銷售模式不一定方便及有效,銀行應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以留住客戶,而非一味只想向客戶銷售金融產品。至於平衡風險,金管局過往已不停強調此點,銀行在發展科技時應對潛在風險作出適當管控,客戶能夠安全地使用服務是傳統業界的最大優點之一。
科大:香港最大挑戰是人才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表示,在香港發展金融科技最大的挑戰是人才,他認為需要有大型的金融科技項目,以匯集各國的人才。金管局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亦認同,並指出即使在香港訓練出來的人才,很多時亦在海外發展。
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則稱,銀行業已努力配合,並研究如何把金融科技應用在實際業務上,以該行為例,近年重點研究生物認證,相信在今年7至8月,可把「指靜脈」認證服務應用在部分櫃員機上,另外亦正研究在各渠道使用人工智能。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