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翁染日本腦炎危殆 今年首宗 暫視作本地個案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10日 06:35
2017年06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一名居於將軍澳的69歲男病人確診日本腦炎,為今年首宗日本腦炎個案。該病人上月29日開始感頭痛、頭暈和惡心,翌日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醫,住院後發燒,至本月1日(上周四)情况轉差,轉往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昏迷,情况危殆。初步調查顯示,他於潛伏期間曾短暫到內地和澳門,但基於流行病學調查至今所得資料,暫視作本地個案。


學者:沒活豬仍可播病毒

以往日本腦炎多在新界地區出現,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福和指出,全球暖化改變蚊的分佈,有些地區以往少蚊,現時卻發現可傳播日本腦炎的蚊。今次個案的病人居於市區,遠離豬場,陳解釋,豬是日本腦炎病毒的已知宿主,病毒在有活豬的地方較易生存,但並非必須,即使附近沒有豬,病毒仍有可能繁殖及傳播。


防護中心:將查找有否其他個案

該病人居於將軍澳英明苑,其家居接觸者沒出現日本腦炎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出,由於病人一直昏迷,其詳盡接觸史尚待調查。衛生防護中心人員會視察病人住所,並透過問卷調查,主動找出有否未獲診斷的個案及安排血液化驗;中心另通知食環署和漁護署作病媒調查和監測。個案已通知廣東及澳門衛生部門。


本港去年及前年分別錄得兩宗日本腦炎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指出,日本腦炎經蚊叮傳播,主要病媒是三帶喙庫蚊,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的郊外及農村地區,蚊叮帶有病毒的豬或野生雀鳥後就受感染,其後再叮咬人類或其他動物便會傳播病毒。日本腦炎潛伏期約4至14日,病情輕微者會發燒及頭痛,嚴重會神志不清、抽搐及昏迷等,出現病徵的病人死亡率達30%。中心建議市民採取防蚊措施,避免於黃昏至黎明前往郊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