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距離就任尚餘不足一個月,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幾經艱苦,盛傳終於敲定三司十三局長人選。當選之初,曾言希望為管治團隊帶來新氣象的她,最終願望落空。林太覓才之難,相信也是香港未來長遠需面對的困局。
先「回帶」看看林太在當選之初,說過籌組新班子的願望:(1)年輕化;(2)找更多女性出任問責官員,希望至少有3人;(3)希望在業界或曾任監管機構人士出任財政司長。
尋尋覓覓兩個多月,林太終體會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有多遠。
論年輕,若綜合多間媒體的報道,林鄭月娥的主要官員成員中,是近3屆中平均年齡最大的一屆,也是唯一沒有「四字頭」人士入班的一屆。
前特首曾蔭權在2007年上任時,15名司局長的平均年齡為53.4歲。那時候,曾蔭權成功邀請當年只有43歲的黃仁龍出任律政司長,成為班子中最年輕的一人。另當時同為47歲的邱騰華及鄭汝樺,均脫離公務員隊伍轉投問責官員行列。
即使到5年後梁振英繼任,他的班子平均年齡增至56歲,但總算有兩人尚未「入五」,當時同樣48歲的袁國強和譚志源加入。
到了林鄭月娥的管治時代,其三司十三局長的平均年齡再升至59歲,要數最年輕的成員,是答應走出公務員行列、盛傳將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的聶德權,以及答應留任一段短時間的袁國強,他們同為53歲。班子內已「登六」的更多達6人,包括傳將續任政務司長的張建宗、留任財政司長的陳茂波、升任保安局長的李家超、留任創科局長的楊偉雄、升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的劉怡翔,以及唯一從外招攬加入政府的民主黨成員羅致光。
至於吸納更多女性入局的願望,最終恐怕只有現任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升任局長,勉強為班子添上一點柔性。
更換財政司長人選,顯然一直是林太的組班目標,但結果還是叫林太失望。在外向多名商界人士招手不成功,最後唯有接受由一直民望不高的陳茂波留任司長一職,也是林鄭無可奈何的結局吧。
觀乎林太的名單,以原政務官為最主要組成部分,是從外間招攬人選最少的一屆,可說是近3屆問責班子中最沒驚喜的一份名單。這說明什麼呢?
過去5年,中央直接插手香港事務愈來愈多。在中央闡明對港有「全面管治權」下,問責官員所受的掣肘愈來愈大,他們甚至不時要上京「面聖」,直接被北京「問責」。
在梁頌恆、游蕙禎立法會議員宣誓案中,律政司長袁國強明言宣誓案能夠和應該在香港司法體系內解決,但最終中央為安全計,仍決意以釋法去處理這政治問題。試問在這些重大事件中,作為問責官員根本難以個人專業在特區政府內辦事。這樣在外間那些有能力、堅持原則的人才,豈願走入這個不但「熱」,而且沒有游刃空間的「熱廚房」辦事?林太如今面對的窘境,只是香港長期都將要面對的現實,有能之士將遠離特區管治行列。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梁美儀]
先「回帶」看看林太在當選之初,說過籌組新班子的願望:(1)年輕化;(2)找更多女性出任問責官員,希望至少有3人;(3)希望在業界或曾任監管機構人士出任財政司長。
尋尋覓覓兩個多月,林太終體會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有多遠。
論年輕,若綜合多間媒體的報道,林鄭月娥的主要官員成員中,是近3屆中平均年齡最大的一屆,也是唯一沒有「四字頭」人士入班的一屆。
前特首曾蔭權在2007年上任時,15名司局長的平均年齡為53.4歲。那時候,曾蔭權成功邀請當年只有43歲的黃仁龍出任律政司長,成為班子中最年輕的一人。另當時同為47歲的邱騰華及鄭汝樺,均脫離公務員隊伍轉投問責官員行列。
即使到5年後梁振英繼任,他的班子平均年齡增至56歲,但總算有兩人尚未「入五」,當時同樣48歲的袁國強和譚志源加入。
到了林鄭月娥的管治時代,其三司十三局長的平均年齡再升至59歲,要數最年輕的成員,是答應走出公務員行列、盛傳將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的聶德權,以及答應留任一段短時間的袁國強,他們同為53歲。班子內已「登六」的更多達6人,包括傳將續任政務司長的張建宗、留任財政司長的陳茂波、升任保安局長的李家超、留任創科局長的楊偉雄、升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的劉怡翔,以及唯一從外招攬加入政府的民主黨成員羅致光。
至於吸納更多女性入局的願望,最終恐怕只有現任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升任局長,勉強為班子添上一點柔性。
更換財政司長人選,顯然一直是林太的組班目標,但結果還是叫林太失望。在外向多名商界人士招手不成功,最後唯有接受由一直民望不高的陳茂波留任司長一職,也是林鄭無可奈何的結局吧。
觀乎林太的名單,以原政務官為最主要組成部分,是從外間招攬人選最少的一屆,可說是近3屆問責班子中最沒驚喜的一份名單。這說明什麼呢?
過去5年,中央直接插手香港事務愈來愈多。在中央闡明對港有「全面管治權」下,問責官員所受的掣肘愈來愈大,他們甚至不時要上京「面聖」,直接被北京「問責」。
在梁頌恆、游蕙禎立法會議員宣誓案中,律政司長袁國強明言宣誓案能夠和應該在香港司法體系內解決,但最終中央為安全計,仍決意以釋法去處理這政治問題。試問在這些重大事件中,作為問責官員根本難以個人專業在特區政府內辦事。這樣在外間那些有能力、堅持原則的人才,豈願走入這個不但「熱」,而且沒有游刃空間的「熱廚房」辦事?林太如今面對的窘境,只是香港長期都將要面對的現實,有能之士將遠離特區管治行列。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梁美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