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立法會早前審議《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表決鐘聲由5分鐘減至1分鐘的動議,在建制派反對下,罕有地被否決。但同時間,民建聯議員黃定光公開地表示正採取拉布策略,多次要求記名表決,表明希望拖延會議時間,似乎是要令民主派不能在政府換屆前提出彈劾特首梁振英,以及阻礙由黃碧雲議員提出的「毋忘六四,平反六四」議案於6月4日前辯論。
事實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改變
28年前,一群充滿理想的大學生,他們為了爭取中國的民主自由,在北京天安門和平集會、絕食,提出「反官倒」、「反貪腐」的訴求,結果手無寸鐵的年輕人慘被軍人槍殺,甚至被坦克車壓成肉醬。香港支聯會過去一直風雨不改,每年六四前的星期日都會舉行大遊行,以及於六四紀念日當晚舉行燭光集會,團聚市民悼念這班民主英烈,憑數以十萬計市民手上的燭光,以良知照耀黑暗,以慰逝者在天之靈;以行動向當權者發出人民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的呼聲。
28年來,立法會一眾泛民議員都會在立法會嘗試提出平反六四議案。今年六四,有建制派議員卻連悼念六四和追究當權者責任的議案都容不下。六四屠城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有人為了「媚共」,不惜變成健忘人,抹去這段令全香港人、全世界人震怒的屠城事件。當年的傳統左派人士甚至現在的特首梁振英都曾譴責六四屠城,左報《文匯報》更在當年5月21日的報紙社論「開天窗」,寫「痛心疾首」4字,表示沉痛。這些事實是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改變,只要我們這些歷史見證人一日在世,也會毋忘六四、爭取到底。
我們須知道,這群六四英靈的母親組成的「天安門母親」,即使拜祭已逝的孩子,每年也只能偷偷摸摸,或在被當局監視下進行。因此,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是全球最大型的六四集會,也是在中國土地上少數能自由舉行的六四集會。為逝者和受壓者發聲,我們實在沒有推諉的理由,也沒有遺忘的藉口。
希望這篇文章能勾起大家的記憶,呼籲各位於周日晚,一同參與於維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一起憑良知作出「毋忘六四,追究責任」的呼喚——因為,人民拒絕遺忘,就是對極權者最大的壓力和反擊。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尹兆堅]
事實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改變
28年前,一群充滿理想的大學生,他們為了爭取中國的民主自由,在北京天安門和平集會、絕食,提出「反官倒」、「反貪腐」的訴求,結果手無寸鐵的年輕人慘被軍人槍殺,甚至被坦克車壓成肉醬。香港支聯會過去一直風雨不改,每年六四前的星期日都會舉行大遊行,以及於六四紀念日當晚舉行燭光集會,團聚市民悼念這班民主英烈,憑數以十萬計市民手上的燭光,以良知照耀黑暗,以慰逝者在天之靈;以行動向當權者發出人民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的呼聲。
28年來,立法會一眾泛民議員都會在立法會嘗試提出平反六四議案。今年六四,有建制派議員卻連悼念六四和追究當權者責任的議案都容不下。六四屠城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有人為了「媚共」,不惜變成健忘人,抹去這段令全香港人、全世界人震怒的屠城事件。當年的傳統左派人士甚至現在的特首梁振英都曾譴責六四屠城,左報《文匯報》更在當年5月21日的報紙社論「開天窗」,寫「痛心疾首」4字,表示沉痛。這些事實是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改變,只要我們這些歷史見證人一日在世,也會毋忘六四、爭取到底。
我們須知道,這群六四英靈的母親組成的「天安門母親」,即使拜祭已逝的孩子,每年也只能偷偷摸摸,或在被當局監視下進行。因此,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是全球最大型的六四集會,也是在中國土地上少數能自由舉行的六四集會。為逝者和受壓者發聲,我們實在沒有推諉的理由,也沒有遺忘的藉口。
希望這篇文章能勾起大家的記憶,呼籲各位於周日晚,一同參與於維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一起憑良知作出「毋忘六四,追究責任」的呼喚——因為,人民拒絕遺忘,就是對極權者最大的壓力和反擊。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尹兆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