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信謝琳:A股質素比入摩重要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9日 06:35
2017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瑞信大中華證券研究主管謝琳認為,A股「入摩」與否對市場影響非常少,因為即使獲納入,佔比或少至0.5%。她認為目前A股最大問題是管理質素與海外有一段距離,因此「入摩」會否刺激外資流入中國股市,有商榷餘地。謝琳認為A股估值並不便宜,因此不要單看估值決定買賣,還要觀察宏觀經濟、增長前景等。


謝琳認為相對估值和增長方面,A股整體市場不理想;又相信AH股估值未來不會收窄。瑞信去年第四季對中國股票給予「增持」評級,因為當時監管較寬鬆等因素,但現時則調低至較中性和謹慎態度,原因是去年底至今年初股市已升了不少,而現時中央傾向收緊監管多於放鬆。


謝琳又指,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已經見頂,同時反映企業利潤也會不如第一季。至於中國今年重開IPO市場,她相信是正面因素,因為「愈少干預愈好」。她預料今年美國聯儲局可能加息3次或以上,相信對H股影響較直接,惟一旦港股因應加息出現上落,A股也不會逆轉而行,因為兩者存在估值差距,其中一方估值較低時會吸引投資者入市。


看好科網消費能源板塊

對於近期內地不少科網公司股價急挫,謝琳稱,內地上市公司的監管與海外存在差距,不少基金未查證有關負面消息的真確,也情願避險;認為不是科網股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她稱歷史上AH股企業相隔一段時間便會有類似情况出現,認為是重大問題;但於不同地方上市的內地科網公司表現不弱,例如騰訊(0700)和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相信不存在科網股泡沫。


展望未來3至6個月,她看好下游公司如科網和消費等板塊,並同時看好能源股,相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應會帶動石油價格上升,令相關行業受惠。她指以往都看好商品和基建相關板塊,但兩者股價波幅太大。至於「一帶一路」板塊如基建股 ,她認為太長線,而且市場早於數年前曾討論相關股份,投資角度已經定下,短期未見觸發點。


內房股方面,她稱中央針對熾熱樓市的調控措施未有即時成效,隨即加重「落藥」,這往往造成反應過度(overshoot) ,而樓價也可能因應措施過度下跌,認為內房股存在極大風險。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