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指數公司MSCI明晟下月便會公布是否把內地A股納入主要指數,經歷去年的失望後,MSCI今年提出新建議,把計劃納入的A股數目大幅減少,以提高納入股份的買賣流動性,並剔除高風險的停牌股份。旗下有1500名會員的盧森堡投資基金公會認為,新建議解決了「入摩」三大障礙的其中兩個,但有關海外A股產品預審權的問題,其程度上牽涉政治考慮,故依然懸而未決。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盧森堡投資基金公會亞洲區代表處主管蔡慶盈表示,去年MSCI提出了A股「入摩」的三大問題,分別是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淨資產值20%的限制、部分股份長期停牌及海外A股產品必須先交由內地當局預審才可推出。而MSCI今年提出的建議之一,包括只納入滬港通或深港通可買賣的A股及剔除長期停牌公司,基本解決了前兩個問題。
MSCI這次建議把納入指數的A股數目大幅減少,包括減去178隻中小型股、61隻同時在H股上市的A股、32隻停牌超過50日的A股及8隻不屬滬港通或深港通可買賣的股份(見圖),最新建議只涵蓋169隻股份,較原本的448隻大幅減少。
ETF發行商:預審權令外資對A股有戒心
蔡慶盈認為,上述建議有效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但對於最後一個障礙即預審權,她相信屬於政治問題,與流動性無關,而MSCI的建議亦未有涵蓋此問題。
自2015年A股暴跌後,預審權的問題漸受重視,有外資ETF發行商表示,機構投資者希望有足夠的對冲產品,以減低投資A股的風險,但若在海外發行A股相關ETF,必先由內地交易所批准,以致許多產品「胎死腹中」,故預審權制度一日存在,外資仍然對A股市場有戒心。
投資基金公會:內地難再放寬限制
不過,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內地當局「要做的事都已經做了」,去年底再推出深港通,短期已無進一步能夠放寬的限制。她認為,中方對於能否入摩沒抱太大期望,倒是MSCI應該考慮,是否仍然把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排除在外。
儘管仍有預審權問題,但蔡慶盈稱,過去一年A股的開放程度更進一步,例如推出深港通,取消互聯互通的總額度限制。她特別提到港交所本月初宣布,計劃在第四季就滬港通及深港通,提升中央結算系統服務,包括延長票據交換所自動轉帳系統付款指示及人民幣的交收時段,使其與港股市場的模式更加一致。蔡慶盈強調,此舉反映了業界一直以來的訴求,亦令海外機構更便利使用互聯互通機制。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盧森堡投資基金公會亞洲區代表處主管蔡慶盈表示,去年MSCI提出了A股「入摩」的三大問題,分別是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淨資產值20%的限制、部分股份長期停牌及海外A股產品必須先交由內地當局預審才可推出。而MSCI今年提出的建議之一,包括只納入滬港通或深港通可買賣的A股及剔除長期停牌公司,基本解決了前兩個問題。
MSCI這次建議把納入指數的A股數目大幅減少,包括減去178隻中小型股、61隻同時在H股上市的A股、32隻停牌超過50日的A股及8隻不屬滬港通或深港通可買賣的股份(見圖),最新建議只涵蓋169隻股份,較原本的448隻大幅減少。
ETF發行商:預審權令外資對A股有戒心
蔡慶盈認為,上述建議有效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但對於最後一個障礙即預審權,她相信屬於政治問題,與流動性無關,而MSCI的建議亦未有涵蓋此問題。
自2015年A股暴跌後,預審權的問題漸受重視,有外資ETF發行商表示,機構投資者希望有足夠的對冲產品,以減低投資A股的風險,但若在海外發行A股相關ETF,必先由內地交易所批准,以致許多產品「胎死腹中」,故預審權制度一日存在,外資仍然對A股市場有戒心。
投資基金公會:內地難再放寬限制
不過,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內地當局「要做的事都已經做了」,去年底再推出深港通,短期已無進一步能夠放寬的限制。她認為,中方對於能否入摩沒抱太大期望,倒是MSCI應該考慮,是否仍然把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排除在外。
儘管仍有預審權問題,但蔡慶盈稱,過去一年A股的開放程度更進一步,例如推出深港通,取消互聯互通的總額度限制。她特別提到港交所本月初宣布,計劃在第四季就滬港通及深港通,提升中央結算系統服務,包括延長票據交換所自動轉帳系統付款指示及人民幣的交收時段,使其與港股市場的模式更加一致。蔡慶盈強調,此舉反映了業界一直以來的訴求,亦令海外機構更便利使用互聯互通機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