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孔誥烽:特朗普已成華府建制囚徒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9日 06:35
2017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特朗普就任總統超過100日,痛恨他的自由派照舊日日取笑謾罵。繼承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大衛牙擦騷」的The Late Show主持人Stephen Colbert,在2015年接手節目後收視不振,更有公司想將他換掉的傳聞。但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他晚晚以恥笑特朗普的「棟篤笑」開場,結果收視飈升,擊敗了全國廣播公司(NBC)的長期對手The Tonight Show,人氣更勝當年的「大衛牙擦騷」。


很多自由派都預期,民眾極度痛恨特朗普,他進入白宮後執行激進政策,最後一定搞到一團糟,到了2018年國會中期選舉時,民主黨「躺着」也能贏,重奪議會多數;2020年的總統大選,就更不用說。特朗普政府民望低迷,確是事實;但也有民調顯示,他的基本盤支持者,仍然十分忠心。根據Gallup 5月中發表的民意調查,大選後共和黨的支持度一直穩定維持在40%左右;但民主黨的支持度,則在大選後的45%跌到現在的40%。這對民主黨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警號。


反建制國師敵不過華爾街

特朗普上任後,重用「另右」(alt-right)運動主將班農(Steve Bannon),委他為白宮戰略司長(chief strategist),還委任他進入由軍方、外交和情報系統高層組成的機要國家安全委員會。特朗普一上任便搞到全球震怒、最後被聯邦法官喝停的穆斯林地區國民入境禁令,便是出自班農的手筆。班農更與一直強力主張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甚至在南海打真軍的Peter Navarro,聯手推動經濟民族主義議程。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退出環太平洋伙伴貿易協定,便體現了他們的主張。


班農在2月一個訪問中興奮地表示,他將會日以繼夜地致力「解構行政國家」(deconstruct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很有毛澤東「將舊國家機器打個稀巴爛」的氣勢。這些豪情壯語,共和黨建制派聽在耳裏便害怕。民主黨聽到就當然最高興,他們認為特朗普政府愈癲狂,他們在2018年、2020年的選情便會愈有利。


到了4月初,班農便出現失勢的迹象。首先是特朗普抵不住傳統共和黨人和軍事外交大老的壓力,取消了班農在國安會的席位。之後更有報道指他可能連白宮戰略司長的位置也不保。同時有人向媒體放風,說特朗普政府內出身自Goldman Sachs(高盛)的官員,如財政部長,已自成一派,與特朗普的女婿、猶太裔地產商Jared Kushner結盟,推動繼續經貿金融全球化的路線,抵制班農的經濟民族主義。


後來更有白宮資深官員向自由派網媒爆料,說班農常常在背後罵Kushner是「cuck」。「cuck」這個字近年在「另右」和白人至上主義圈子十分流行,泛指自己的白人妻子與黑人偷情做愛的無能白種男性。這個詞帶有極濃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色彩,也充分反映了「另右」分子對自己的性別與種族優越感的極度不安全感。當然,班農罵Kushner是「cuck」,等於也在侮辱特朗普的愛女Ivanka。這單新聞,恐怕是Kushner方面的人放料,令特朗普痛恨班農和進一步將他邊緣化。


奧巴馬與特朗普的政策連續性

班農路線失勢,也可從特朗普的外交作為看出來。其中一個最大指標,便當然是美中關係。班農經濟民族主義的其中一個重要主張,就是宣布中國為貨幣操縱國,向中國進口抽取高關稅。這個政策,現在已無影無蹤。特朗普在與習近平於4月初會面後,更明言不會定義中國為貨幣操縱國,並會進一步改善美中經濟關係。有趣的是,特朗普對中國出奇地友善,反而令一向推動美中友好不遺餘力、代表美國企業在中國利益的美中商務委員會,在「特習會」前夕發表聲明,提醒特朗普不要對中國太軟弱,而要更積極爭取美企和美貨在中國得到公平對待。


特朗普在對中經貿問題回歸華府建制一直以來的主流。他在其他外交領域,亦沒有兌現選舉時強調不會浪費資源理會國際事務的孤立主義路線。4月初敘利亞政府軍疑用化武攻擊平民,特朗普即下令美艦發射戰斧導彈攻擊敘國的政府軍用機場作為懲罰。這個舉動獲得華府建制普遍好評。CNN的資深國際事務評論員Fareed Zakaria,說此舉令特朗普成為真正的美國總統。希拉里也說,如果她是總統,也會這樣做。


在北韓問題上,特朗普好像比前任強硬,常常威脅要開戰。但這一態度並非特朗普無中生有,而是近年華府對朝問題思路轉向的結果。特朗普在競選時,極少提起北韓;他在上任後對北韓核問題高度關注,應該是受到共和黨外交團隊的影響。


過去20多年,美國一直靠爭取中國制裁北韓來制止北韓發展核武;但北韓還是不斷核試,北京一味表現出毫不知情、束手無策。後來奧巴馬政府更發現中國國企違反聯合國禁令積極協助北韓核計劃的證據。這些發展,令華府外交建制開始認為「以中制朝」的政策已經失敗,美國始終都要直接和強硬地壓制金氏政權。奧巴馬政府決定在南韓部署薩德反導彈自衛系統,和特朗普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和兩艘核潛艇進入朝鮮半島海域,其實體現了極大的政策連續性。


共和黨建制已重掌大局

以上種種,顯示了華府建制的力量,正在將一個以反建制為招徠的新總統,拖入建制的軌道。特朗普在內政上的措施與建議,包括廢除和取代奧巴馬醫改、減稅、減少金融規管等,都是與共和黨主流同步,而且不少都需要在國會共和黨的主導下完成。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無論對外對內都很難超越共和黨建制的框架。


現在白宮面對的最大不確定性,便是有關特朗普的團隊在競選時有無私通俄國,和特朗普忽然開除FBI(聯邦調查局)局長是否故意妨礙司法公正的調查。司法部委任了德高望重的前FBI局長Robert Mueller為特別偵查官。如果曠日持久的調查證明特朗普清白,那麼他的政府的認受性將大為提高;如果結論是他確有私通俄國和妨礙司法,那麼他便可能要面對國會彈劾危機。


一般預期,特朗普被彈劾以至被迫辭職的機會並不高;但就算是如此發展,特朗普下台,換上現任副總統彭斯坐正,只會令共和黨的建制力量更穩固。畢竟彭斯乃是一個更穩定、更富行政經驗和更表裏一致的真正保守派。他從政多年除了立場太保守之外,並無引起過任何醜聞與爭議。


可以說,特朗普就任100天後,華府建制,特別是共和黨建制,已經重新掌控大局。競選時特朗普宣稱要進行的「反建制革命」並無發生,在未來也不大可能會發生。


作者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偉森費特政治經濟學副教授

[孔誥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