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資需求帶動 港首季貸款急增 非本地使用借貸年化率增24% 淨息差擴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4日 06:35
2017年05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銀行首季貸款增長強勁,年化增長率達18.5%,其中非本地使用貸款年化增長更飈至24.7%。2017年首季非本地貸款比2016年同期增11%,與2016年首季的零增長迥然不同。分析認為內地限制資金外流,導致中資企業海外併購要在香港籌資;另一方面,內地鬆綁內保外貸,希望企業從海外借貸,再回流境內支持外匯儲備,均是本地貸款大增的原因。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另外,本港零售銀行淨息差顯著增長,由去年同期的1.28%增至今年首季的1.38%,再加上貸款急增,本港銀行的淨利息收入應會不俗。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在下周一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匯報工作情况。金管局在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中指出,香港銀行體系的整體貸款增長在今年第一季為4.6%,以年率計為18.5%,高於2016年全年的6.5%,境外使用貸款增速高於本地貸款,按季增長6.2%,年化則增長24.7%。金管局表示,這主要反映海外企業及港企對貸款需求增加。金管局回應本報稱,年化增長24.7%,是將季度增長乘以4得出,並不完全反映實際情况。本報翻查金管局網站,今年首三個月的境外使用貸款分別為2.45萬億、2.51萬億以及2.5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8.4%、12%以及13%。


樓市賣地俱熱 刺激貸款需求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香港銀行境外借貸大增最主要是內地收緊資本管控,部分內地企業的併購項目資金難以從國內順利出境,因而需要在境外融資。他又表示,另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是,今年初,內地重新鬆綁了內保外貸,也就是允許企業以境內資產擔保,在境外借貸,這也會增加本地銀行向中資企業的借貸。內地政府鼓勵企業借貸的境外資金回流國內,對於支撐外匯儲備有正面意義。另外,香港本地今年多幅地塊競投,加上新盤推出,增加了本地開發商和住戶的貸款,也推動了整體借貸的增加。


陳世淵﹕港成中資海外融資重要地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表示,中國企業在2015年以及2016年初海外借貸呈現負增長,2016年中期回復正向增長,到了去年第四季度,企業海外借貸已經明顯回暖,相信今年首季又大幅提高。他指出這與香港境外借貸金額的走勢相似,反應兩者相關性。由於資金出境困難,中國企業的海外借貸主要是為了海外收購。香港也成了中資企業海外融資的重要來源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