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埃塞前衛生部長任世衛總幹事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4日 06:35
2017年05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194個會員國周二(23日)在日內瓦從3名候選人中選舉總幹事,取代現任來自香港的陳馮富珍,結果52歲的埃塞俄比亞前衛生部長和外長特沃德羅斯勝出。陳馮富珍將在6月30日卸任,她昨在大會最後一次發言時承認處理非洲伊波拉疫情不當,同時強調任內政績多。


3名角逐總幹事職位的候選人,包括52歲埃塞俄比亞前衛生部長和外長特沃德羅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圖)。他若當選,將成為首名擔任此職的非洲人。候選名單還有巴基斯坦前衛生部長尼什塔爾(Sania Nishtar),以及來自英國、任職聯合國官員長達20年的67歲的世衛官員納巴羅(David Nabarro)。他們先前都誓言,將推動世衛大規模改革。今次選舉亦是會員國首次真正可從多名入圍人選中作出選擇,與過去由世衛執行委員會向會員國提出單一候選人讓他們鼓掌通過不同。截至本港時間今晨1時,特沃德羅斯在首輪投票中已獲95票領先。


陳馮富珍承認處理伊波拉不當

伊波拉病毒於2013年底到2016年初奪走西非逾1.3萬性命,世衛被批評反應緩慢。陳馮富珍在日內瓦向194個世衛會員國的代表發表最後談話,承認世衛在她領導的10年間曾犯錯,包括處理伊波拉疫情。她稱,「病毒初次在非洲西部出現時,世衛太慢才發現,病毒的作用方式與以往在非洲中部爆發時不同……這個疫情出乎人人意料之外,包括世衛」。不過她強調,世衛「迅速作出修正」,將疫情「加以控制,並為全球研發出第一種伊波拉疫苗」。她又列舉任內各項成就,包括「針對優先要應付的病原體努力研發出大家負擔得起的疫苗」,在防治愛滋病、肺結核、瘧疾和各種長期受人忽視的熱帶疾病方面取得進展,足以駁斥「世衛已喪失重要地位的常見批評」。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