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台灣的大專教育日益敗壞!/文:南方朔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15日 06:35
2017年05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近年來,台灣的問題千瘡百孔,但最嚴重的乃是台灣教育快速惡化,除了台灣大學的排名持續下滑外,其次則是台灣的爛大學及學院極多。
台灣的爛大學及爛學院極多。追究起來應歸咎於1996年的大學教改。當時的教育部長吳京倡議大學改革,他開始大學鬆綁,除了准許新設大學外,也鼓勵學院升格為大學;也鼓勵技職學校升格為科技大學及科技學院。這一波大學院校鬆綁,使得大學院校在20年來暴增一倍以上。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但大學院校卻多達157所。任何地方的人士只要有錢有地,就辦所大學院校,既可在地方得到好名聲,又可收入學雜費,辦大專院校是個好的投資,大專院校已成一門產業。
入大專門檻低 影響學生水準
不過台灣的大專院校好時代並不長久。到了21世紀後,台灣家庭由於子女減少,稱為「少子化」,所以念大學院校的學生減少。例如2015年,台灣的大專院校仍有103萬多人,但到了2020年估計只剩85.7萬人,校園學生已消失17.7萬多人;由於大專院校太多,任何學生想要念大專一定可以念成,台灣高中學生有學測,相當於高中畢業資格檢定考試或大學入學資格檢定考試,最離譜的是學測只有18分也可以念大專,意謂着這種學生什麼都不會,很多科都是零分,也可進大專就讀。台灣的大專院校氾濫到什麼程度,大專學生水準之差已可概見。但這只是大專教育惡化的第一步。
隨着大專院校的惡化,台灣少子化危機的表面化,大專院校已逐漸招不到學生,於是台灣的政府及教育當局,就把腦筋動到大陸學生上。由於中國大專並不氾濫,許多大陸學生並不能念大專,由於大陸經濟成長,大陸家庭的子女已能負擔台灣的教育生活費,招收陸生遂成了拯救台灣大專教育的救命靈丹。在2016年,到台灣讀大專的陸生已有9000多人,連同短期的研修生,陸生總計4.2萬人。台灣日益不堪的大專教育已必須大陸學生來救。
「救命靈丹」陸生配額大減
問題在於近年來台灣大專院校雖然陸生漸多,但2017年兩岸關係快速惡化,除了大陸觀光客減少外,最近台灣陸生招生委員會已接獲陸方通知,2018年陸生配額將減少為1000人。當陸生大減,意謂着台灣的大專院校學雜費收入將更少,大專院校將更難經營。於是台灣的政府及大專院校遂又動腦筋,準備向東南亞去發展,最近台南市的12所大專院校就組成「台南市大學聯盟」,到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老撾,以及緬甸等地招生。但台灣能教給這些國家的學生什麼?台灣的大專有沒有足夠的師資?這都是難題。東南亞的學生可能寧願去大陸或香港,有誰要到台灣念大專?
因此2017年起,將是台灣大專教育的黑暗年代。若要檢討原因,乃是1986年起台灣即大專院校氾濫,台灣並沒有把大學教育視為國之根本,辦出最好的精英大學,帶動國家的知識成長,而是以庸俗的民主主張,廣設大專院校,於是爛大專院校太多,加速了大學教育的反淘汰。台灣的頂級大學在世界及亞洲的排名持續下跌,早已在香港及新加坡之後,更嚴重的是爛大學和學院太多,這種學校雖然錄取了學生,但大家都不去註冊,2016年註冊率低於60%的大學院校就有17所,最差的是南榮科大,大學部的註冊率只有18.74%,學生都不要念這所學校,因此縱使被錄取,也不去註冊。就實情而論,台灣有許多大學院校實在早該自動關門。據估計,台灣在未來6年內將會有20到40所大學院校因為辦不下去而關門倒閉,佔157所大學院校裏將近四分之一,可見台灣的爛大學學院是多麼的嚴重。
大專院校氾濫 爛大學太多
台灣的爛大學及學院太多,如果政府有能早該設定標準,讓這些學校關門,以免誤了台灣的教育制度。但因為每所大專院校的負責人都是地方名人,各有各的靠山。所以使得教育主管機關在處理這個問題時遂非常消極,縱使到了現在,學生太少,註冊率太低,評鑑太差,教育部也只列為輔導改善,並不命令它們關門退場,而且太差的大專院校也不公開。最近就有4校可能關門鬧得很大。
——苗栗縣的私立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它本是高職級的專科,2004年升格為大學級的學院,全盛時有1.2萬學生,目前只有1000多名學生。大學級的學校應着重基本的知識教育,但該校卻有茶陶創意、時尚等學系,辦學如此草率,難怪學生都不要念了。
——最近有3所學校已面臨關門的壓力,它是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宜蘭的蘭陽技術學院、花蓮的台灣觀光學院,這些學校都招生不足,註冊率不到六成,甚至因為收入不足,積欠教職員薪水等,這種已被列入專案輔導的大專學院,已被要求轉型,如果不能轉型就可能關門大吉。但可能仍要拖延好幾年。
大專教育乃是國家根本,但台灣在民主的口號下,卻讓大專學校氾濫成災,爛大學成串,拖垮了台灣的大學教育,今天台灣國勢不振,不是沒有原因的!就在5月份,台灣的教育部竟然提出了一個開放大學的想法,希望將來進大學更方便,可以不限學年,可以自由入學,可以進甲校卻拿乙校文憑,要使大學更為自由,人們認為這只會使台灣的大專更加貶值!
台灣《民報》總主筆
[南方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