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昨風勢微弱,空氣污染物難被吹散,本港6個監測站(東涌、屯門、荃灣、元朗、塔門及旺角)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最高10+(風險級別達到嚴重水平),佔整體監測站近四成,維港能見度一度下降至2公里以下水平。環保署預測今日空氣質素仍然欠佳,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達到中至甚高(指數4至10)水平。
維港能見度曾不足2公里
本港昨晚空氣質素略有改善,惟環保署預測今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仍然高企(即健康風險級別高),而天文台的9天天氣預測顯示,今日部分時間有陽光,日間炎熱,部分地區能見度頗低。天文台指出,受西北太平洋的高壓脊影響,本港今明兩日風勢微弱,今日吹東風2至3級,明日微風2級,意味空氣污染物難以被吹散。
微風難吹散污染物 另受珠三角影響
翻查紀錄,自環保署於2013年12月轉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系統以來,未試過踏入5月仍錄得指數達最高10+,惟本月至昨日為止只過了10日,已有3日有監測站錄得指數高達10+,其中兩日為上周五及六。
紀錄顯示,昨與上周五、六氣象條件相若,都是吹微風,不利本地污染物被吹散。而環保署昨表示,本港亦受珠三角的區域污染影響,日間的陽光亦有利形成光化煙霧,令臭氧及微細懸浮粒子在區內迅速形成。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昨日內地影響香港情况較上周五、六更顯著,位於塔門的監測站一度錄得指數10+,反映內地污染物影響本港,再加上本地市區產生的污染物,因微風緩慢移動至本港西面的下行風地帶,如東涌、屯門、荃灣,結果這些地區全部錄得指數10+,當中臭氧及微細粒子PM2.5濃度高企。紀錄顯示,昨全日以東涌空氣質素最差,PM2.5濃度最高達每立方米209微克,較世衛標準高逾7倍,而臭氧最高達每立方米339微克,超出世衛標準逾2倍。
維港能見度曾不足2公里
本港昨晚空氣質素略有改善,惟環保署預測今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仍然高企(即健康風險級別高),而天文台的9天天氣預測顯示,今日部分時間有陽光,日間炎熱,部分地區能見度頗低。天文台指出,受西北太平洋的高壓脊影響,本港今明兩日風勢微弱,今日吹東風2至3級,明日微風2級,意味空氣污染物難以被吹散。
微風難吹散污染物 另受珠三角影響
翻查紀錄,自環保署於2013年12月轉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系統以來,未試過踏入5月仍錄得指數達最高10+,惟本月至昨日為止只過了10日,已有3日有監測站錄得指數高達10+,其中兩日為上周五及六。
紀錄顯示,昨與上周五、六氣象條件相若,都是吹微風,不利本地污染物被吹散。而環保署昨表示,本港亦受珠三角的區域污染影響,日間的陽光亦有利形成光化煙霧,令臭氧及微細懸浮粒子在區內迅速形成。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昨日內地影響香港情况較上周五、六更顯著,位於塔門的監測站一度錄得指數10+,反映內地污染物影響本港,再加上本地市區產生的污染物,因微風緩慢移動至本港西面的下行風地帶,如東涌、屯門、荃灣,結果這些地區全部錄得指數10+,當中臭氧及微細粒子PM2.5濃度高企。紀錄顯示,昨全日以東涌空氣質素最差,PM2.5濃度最高達每立方米209微克,較世衛標準高逾7倍,而臭氧最高達每立方米339微克,超出世衛標準逾2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