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分清脾性與性格 性格「改造」兩三歲開始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4日 06:35
2017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專家分析

究竟「三歲定八十」敦真敦假?選校是否一定要配合孩子的性格?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Kitty,圖)說,這屬於兩個不同的問題。


脾性天生難改變

她表示,「脾性」包括專注力、活躍度、主動性等,確是天生特質,很難大幅度地改變;然而,「性格」卻是由後天環境塑造出來。Kitty舉例,一名小女孩怕生,每每見到陌生人便哭,這是她先天脾性,如果家長經常鼓勵她、稍有進步便稱讚她的話,她便會愈來愈不害怕接觸陌生人,但受脾性影響,她依然不會變成「開籠雀」;相反,若然小女孩每次哭,家長也責罵、恥笑她,她只會愈來愈畏縮。


要「改造」一個人的性格,Kitty說,的確要早在兩三歲時開始,「舉例,如果想小朋友沒有這麼害羞,增加自信心,學前便要帶他參加多些群體活動,例如遊戲班等。倘若從來沒有提供一個環境去訓練小朋友,小一後才突然要他改變便很困難」。


至於選校問題,Kitty認為,這牽涉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面的持分者,很難一概而論。她解釋,所謂傳統學校也有很多種,有些對學術和品行的要求的確很高,動輒便處罰違規學生,如果家長接受到並配合到學校要求,而小朋友又雖則活潑,但也有分寸、守規矩的,那又未必完全不可以考慮入讀。


相反,假如家長很難接受校方處罰自己的子女,又或者根本沒有時間去支援孩子的學業,小朋友本身也難以在催谷的環境下成長的話,那就別勉強了,應考慮其他類型的學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