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講了多時的槓桿及反向國指及恒指ETF終於在今日正式上市,買賣形式與現時上市ETF無異。首批由4家公司發行,今批產品包括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每日槓桿(2x)、恒指中國企業指數每日反向(-1x)、恒生指數每日槓桿(2x)及恒生指數每日反向(-1x),假設指數單日上升1%(2x產品),槓桿產品於同一交易日提供2%回報,反向產品即若指數單日下跌1%,在同一交易日內會提供1%回報。
華夏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表示,首日開市價為8元,入場門檻約800元,但其後會根據期指表現而定。但當然投資者要留意產品的槓桿風險,該產品的風險是介乎傳統ETF與期指期權中間。最重要是投資者入市時要判斷指數走勢,如果是波動市而最後指數即使升回入市價,也有機會有損失,投資者可以留意附表例子。
買賣形式與現時ETF無異
首先介紹槓桿ETF主要是看升是具2倍槓桿,即相關指數升1點,該槓桿ETF則會升2點,相反看淡指數槓桿ETF則是指數跌1點,假設看準方向,該ETF表現也是升1點。但陳志豪表示,由於產品的目標是提供達到所追踨指數單日表現乘以「2x」的單日回報。但若累積表現計算,假設在入市後每日都錄得上升,即所追蹤指數在超過一日投資期的累計回報乘以200%一般不會相等於產品在同一期間的累計回報。
大市方向未明 產品回報將較遜
他坦言在大市方向未明時,產品的累計回報將遜於所追踨指數累計回報乘以200%。這是由於複合效應造成,即是此前收益在本金以外再產生收益或損失的累計作用,更會因市場波動及持有期而擴大。此外,槓桿亦將波幅對產品的影響擴大。
複合效應 可使損失擴大
至於,看淡(反向)「1x」槓桿ETF,產品的目標提供達到所追踨指數單日表現乘以(-1x)的單日回報。投資者若看錯市,而買入反向ETF,當超過一日投資期的累計回報乘以-100%一般不會相等於產品在同一期間的累計回報,亦可預期在缺乏方向或呆滯的市况下,產品的累計表現將遜於所追蹤指數累計表現乘以-100%。當在複合效應情况,損失便因此而擴大。
今日上市的具槓桿成分的指數ETF表現是以恒指及國指期貨表現作計算回報,而夜期表現則不包括在內。陳志豪表示,每個月會在貼近結算日就一樣要轉下月指數期貨。雖然每月會轉倉,從而會有成本,幸而香港買賣期指佣金較低,相信不會影響ETF表現及誤差。他又稱,如果ETF規模愈大,成本愈低,對投資者也好。
槓桿指數ETF 不會Call孖展
投資者也知道投資期指,若不夠按金就要被「Call孖展」,但該槓桿指數ETF的投資者是不會被Call孖展,但是發行商是直接持有期指,會否有機會被Call孖展呢?陳志豪表示,理論上是有機會,當日期指跌50%,即需要補孖展,但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投資者投資該類產品不宜長線,特別在蝕緊錢時,因為輸錢會倍大。
而ETF報價會在發行商網上找到,每15秒會報其NAV,投資者可以留意相關資訊。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華夏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表示,首日開市價為8元,入場門檻約800元,但其後會根據期指表現而定。但當然投資者要留意產品的槓桿風險,該產品的風險是介乎傳統ETF與期指期權中間。最重要是投資者入市時要判斷指數走勢,如果是波動市而最後指數即使升回入市價,也有機會有損失,投資者可以留意附表例子。
買賣形式與現時ETF無異
首先介紹槓桿ETF主要是看升是具2倍槓桿,即相關指數升1點,該槓桿ETF則會升2點,相反看淡指數槓桿ETF則是指數跌1點,假設看準方向,該ETF表現也是升1點。但陳志豪表示,由於產品的目標是提供達到所追踨指數單日表現乘以「2x」的單日回報。但若累積表現計算,假設在入市後每日都錄得上升,即所追蹤指數在超過一日投資期的累計回報乘以200%一般不會相等於產品在同一期間的累計回報。
大市方向未明 產品回報將較遜
他坦言在大市方向未明時,產品的累計回報將遜於所追踨指數累計回報乘以200%。這是由於複合效應造成,即是此前收益在本金以外再產生收益或損失的累計作用,更會因市場波動及持有期而擴大。此外,槓桿亦將波幅對產品的影響擴大。
複合效應 可使損失擴大
至於,看淡(反向)「1x」槓桿ETF,產品的目標提供達到所追踨指數單日表現乘以(-1x)的單日回報。投資者若看錯市,而買入反向ETF,當超過一日投資期的累計回報乘以-100%一般不會相等於產品在同一期間的累計回報,亦可預期在缺乏方向或呆滯的市况下,產品的累計表現將遜於所追蹤指數累計表現乘以-100%。當在複合效應情况,損失便因此而擴大。
今日上市的具槓桿成分的指數ETF表現是以恒指及國指期貨表現作計算回報,而夜期表現則不包括在內。陳志豪表示,每個月會在貼近結算日就一樣要轉下月指數期貨。雖然每月會轉倉,從而會有成本,幸而香港買賣期指佣金較低,相信不會影響ETF表現及誤差。他又稱,如果ETF規模愈大,成本愈低,對投資者也好。
槓桿指數ETF 不會Call孖展
投資者也知道投資期指,若不夠按金就要被「Call孖展」,但該槓桿指數ETF的投資者是不會被Call孖展,但是發行商是直接持有期指,會否有機會被Call孖展呢?陳志豪表示,理論上是有機會,當日期指跌50%,即需要補孖展,但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投資者投資該類產品不宜長線,特別在蝕緊錢時,因為輸錢會倍大。
而ETF報價會在發行商網上找到,每15秒會報其NAV,投資者可以留意相關資訊。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