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焯照:有線電視是有生存空間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3日 06:35
2017年03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九倉宣布全面撤出有線寬頻(簡稱「有線」)的消息震撼整個社會,原因是有線的大股東九倉,是一間財雄勢大的公司,但卻在沒有太大的徵兆下,決定不向有線注資,令這間已有超過23年歷史的收費電視台,在今年6月1日面臨「熄機」的可能。
從報章報道,有線在2008至2016年9年期間總共虧損16.5億元,反映公司在營運方面的確存在問題。然而,如果九倉主要是基於虧損便「手起刀落」,將有線這盤蝕本生意切除,這又似乎欠缺充分理據:因為有線在2000至2007年8年間是年年賺錢,累積盈利高達17.7億元,即是從2000年至今,有線累積盈利仍有1.2億元。對九倉來說,有線在這段期間的表現又並非如此不濟。
九倉在上星期四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其股東應佔盈利達214.4億元。如果聚焦九倉過去9年的業績表現,其累積盈利高達2418.55億元,以這種高超盈利能力,九倉放棄有線來保護自己的盈利表現也是講不過去,尤其是有線擁有超過2000名員工,而按政府統計處公布的電台和電視行業聘用員工數量也不過是6740人(2014年數字),假若有線不繼續營運,其決定將會涉及這行業約三分之一的員工生計,對政府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此外,九倉扎根香港已超過100年,而九倉作為香港的主要大僱主也需要肩負企業社會責任,以免在香港政府換屆時,為政府和社會製造不必要的麻煩。
有線未來的命運也影響到小股東和客戶的權益。首先,當九倉宣布不注資有線的消息公布後,有線的股價在復牌後隨即暴跌,對小股東帶來頗大的帳面損失。然而,大部分投資者根本沒有預期九倉會向有線「關水喉」,特別是有線於上年12月獲得政府續牌,而有線也承諾在續牌後的首6年投資超過34億元。從種種迹象來看,大部分有線小股東和散戶投資者是沒有估計到,這間收費電視台會有機會關門大吉。
再者,現時有線擁有超過90萬個收費電視客戶,一旦有線「熄機」,這又怎樣處理現有客戶的合約呢?另外,最奇怪的是有線仍然接受新客戶的申請,這又代表什麼意思呢?總而言之,有線需要慎重考慮客戶權益,以免為自己和客戶增添麻煩。
政府須在廣播條例拆牆鬆綁
筆者完全明白現時電視行業生態是不斷在變,正所謂適者生存,電視台營運者必須作出適當的反應以保持競爭力。有線的主要對手now TV於近幾年積極發展OTT(over-the-top)業務以迎合市場需要,從最近3年now TV的業績來看,其OTT的收益更是持續上升,顯示now TV擴展OTT業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至於有線是否需要加快發展OTT業務?答案顯而易見。
誠然,一個電視台的成功與否是在乎其內容能否吸引觀眾。無可否認,有線的新聞製作是值得稱讚;但要持續獲得市民支持,有線亦需要不斷提升非新聞製作的質素和整合現時手上電視頻道,以保持長期競爭力,這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生存之道。
最後,政府在《廣播條例》上是需要適當修改,以改善市場的營運環境。特區政府和現時特首選舉候選者均不斷指出,創意及文化產業對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在廣播條例上拆牆鬆綁,令電視行業得到健康發展,最終為創意及文化產業帶來正面動力。
作者是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