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兆聰﹕加息預期升溫 恒指23000可吸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10日 06:35
2017年03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跌280點,收報23,501點,成交金額708億元。美國ADP就業數據遠超預期,市場焦點已非3月份會否加息,就連6月再次加息的概率亦急升至48%。市場對加息路線圖的看法劇變,美匯指數轉強重上102之上,人民幣受壓,再加上油價急挫,中國通脹數據設局也不利股市,今年強勢的中港股市應聲下跌,國指跌幅尤其凌厲大跌1.8%。市場修改對加息力度的看法,新興市場、商品均會有較大衝擊,短線沽壓大,但23,000點有強大支持,低於此水平是吸納的良機。


2月份ADP新增職位達29.8萬份,為近6年來最多,遠勝市場預期的18萬份和1月份的26.1萬份。當前美國就業市場異常強勁,失業率已連續9個月低於5%,基本上已達全民就業,就算是廣義失業率U-6,1月份亦已低至9.4%,與2004年8月、上次加息周期開始時相若。聯儲局現在的焦點已非經濟增長,重點是防通脹。


從加息概率來看,市場初步形成3月及6月各加息1次,若夏季經濟數據依然強勁,則9月再加息1次,完成今年加息3次的目標,然後進入觀察期。


上游加幅勁 終端需求弱

聯儲局僅花兩星期就將市場鴿派加息預期完全扭轉,資產價格反應相對遲,亦來得較急,特別是資源商品和新興市場,近日跌勢均見轉急,油價失守50美元關口,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全球最強的國指亦大瀉1.8%,資源商品為首的周期板塊重挫。除了就加息路徑進行調整,昨日公布的通脹數據亦不利股市,中國2月份CPI意外降至0.8%,PPI則升至7.8%。表面看就是上游加幅驚人,但終端需求卻疲弱,按此推論,要麼是成本推動通脹最終飈升,要麼是上游的強勢無以為繼。


倘順差回升 將利好股市

中國今年經濟走勢,其實亦很取決於終端需求。去年供給側改革,成功遏制供應和產量,但同時房地產和汽車市場異常強勁,直接拉動對資源商品的需求同樣功不可殁。近期內房股和汽車股依然強勢,主因是對政策觀感改善,以及1月及2月銷售數字依然理想。但需求背後還是依靠信貸支持,但2月份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由1月的6293億元降至3804億元,樓市銷售能否全年維持在天量水平實屬未知數。另外,社會融資亦降至1.15萬億元。


若需求轉弱,近月飈升的周期股份當然會受壓,但從整體大市來看,調整未必是一件壞事。當前上游行業極度瘋狂,導致中國2月份竟然出現貿易逆差,若投資需求減少、進口回落,出口則受惠海外經濟復蘇而轉強,待順差回升並且結匯,則對股市非常利好。


調整期國指料續受壓

從另一方面,今年1至2月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利潤總額1685.9億元,同比增長29.1%。當央企收入盈利大增,往往對民營企業會有擠出效應,若需求轉弱倒迫上游降溫,反而對中國整體經濟、改革和流動性更有利。只是過程中,以傳統行業為主的國指難免受壓,但調整過後,市場已消化聯儲局加息步伐提速,又重新看到經濟回暖利好企業盈利,屆時值博率會非常高。技術上看,恒指支持位在23,000點,低於此水平可分段收集。


[張兆聰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