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華峯:港樓看不到泡沫 預期港股窄幅上落 看好金融環保股長青網文章

2017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3月09日 06:35
2017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7年第一季將過,港股在24,000點呈阻力,反而中原地產旗下四大樓價指數齊創新高,樓市牛氣冲天,雖然樓市已升至歷史新高,但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峯表示:「看不到會出現董生(董建華)年代的泡沫,因為我曾經看過一些數據,現時不少現樓也落入內地背景買家手中,他們資產實力雄厚,不會因少少波動就隨便放售。」


雖然,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曾明言對中國有機會實施貿易關稅,但張華峯認為特朗普也是生意人,美國與中國之間貿易關係密切,不相信會做什麼不利己又損人之事。他相信特朗普是言過其實,作為一種宣傳口號,不會有實際行動。


雖然以往很多7字尾的年份都是出現股災的機會較大,但是張華峯認為香港財政儲備雄厚,金管局及政府有多次應付股災的經驗,不擔心今年會出現突而其來的風浪,雖然中國走資及經濟增長降至6.5%,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會否實施關稅等不明朗因素,但他並不悲觀,「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九大)將於2017年下半年舉行,相信習主席會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例如減稅等吸引海外投資者,走資情况相信已受控」。


他表示看好內地房地產市場,現時新一代在結婚後少與父母同住,置業需求殷切,賣地收入也是當地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亦刺激鋼筋水泥行業,他相信政策穩定,投資者有信心投資,市况不會出現大調整。


看好內地樓市 料刺激鋼筋水泥行業

反觀,香港樓市前景他有些憂慮,他觀察近期發展商推出「蚊型」單位,很多未夠財政實力的買家也紛紛「上到車」,政府要留意相關風險。美國將會加息,對已做按揭的業主會增加負擔,故他認為樓市會調整10%左右。另外,美股屢創新高,估值已不平,國際投資者會「望吓」港股,因為港股市值只是低雙位數字,其實也算吸引,他預期港股會在22,000點至26,000點上落。他看好金融科技及環保行業等股份。


張華峯又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但產品不夠多元化,其中他提議港交所可以引入「滬深指數300期貨」,好像新加坡早已有中國A50指數期貨,每個交易日成交也不俗。同時,現時香港投資者不能認購內地新上市股份(IPO),而內地投資者也不能認購香港上市IPO,若大家可以互相認購,對香港及內地成交量也有幫助。現時中小證券行有400家,但近年因為不斷有新監管出台,即使滬港通及深港通推出,只開通兩地互通的第一步,港股成交未能惠及,對行業的幫助暫未見顯著。


建議港交所效星洲推滬深指數期貨

他早前表示,成立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及由LPC評核上市科表現的建議不能接受,但LPC成立有益於市場發展,不過應增添多一些市場代表,以增加委員會的代表性。同時,創業板實行公開發售(IPO)將增加公司上市成本,不符合經濟效益,故他也認為不可行。張華峯在北京兩會期間表示,創業板的初衷是為了幫助那些有理想的年輕人減低包括刊印招股書與聘用銀行等上市成本,若跟隨主板IPO的上市規則則會令成本增加,認為不能硬性改變上市規則。


他補充:「我所接觸的中小企對巿場的改革和監管,態度和立場都是以事論事,從維護股民權益出發,沒有阻礙巿場前進。以引入同股不同權的建議為例,如果我們單從自身利益出發,必然是舉腳贊成,例如吸引阿里巴巴等大型科網股來港上巿,到時小股民必然一窩蜂認購,對中小券商有利無害;惟我們沒有盲從附和,因為它改變了同股同權行之有效的公司管治制度。對於維持巿場秩序和公平合理的改革,我們都是支持的。」


證監增監管 添中小券商成本

至於讓電腦程式主宰的問題,中小券商在電腦科技的投入,自難與大企業相比;他認為,證監以同一尺度去監管中小證券行,他認為提高本地證券行質素同時應該發揮本地優勢,因為國際證券行資源較豐富,而中小券商重視客戶關係,但因為近年監管提高,令很多經紀無法與客戶分享市况經驗。他一向有與監管當局商討,如何應用金融科技促進發展,包括網上資訊傳遞、認證開戶等設備,這對中小券商成本有相當壓力,他希望監管當局有特別措施助中小券商可以發揮其所長,以支持中小券商持續發展。過去全港佣金收入三分天下,但現時C組中小券商佣金只餘一成左右,所以未來面對挑戰更大。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