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Ian Grenville Cross)的名字多出現在港聞版,這位在大學任教的資深大律師早前接受訪問,多是談香港的司法、檢控個案。原來他同時也是歷史愛好者,公餘時間愛到世界各地看古蹟,收集文物,笑言自己「差點成為歷史學者」。
拿起一件件文物,他娓娓道來清末的許多小故事(見圖說)。
「差點成為歷史學者」
江樂士笑說:「年輕時我很為歷史着迷,差點成為歷史學者,只是後來發現讀歷史出身的職業選擇不多,大都是做學校教師,這才決定讀法律,將收集歷史物品變成興趣。」他是香港收藏家協會的執行委員,早前在中央圖書館展出部分收藏,都是與晚清至民國的物品,「大家通常只在電影中看過,但很少有機會見到實物,我們(收藏協會)希望讓公眾透過這些文物,讓歷史活起來(bringing history alive )」。
在港找到一品官帽子
他最喜歡的收藏品,是在不同地方找了好幾年,最後才在香港找到的清朝一品「冬帽」。「這頂帽,是莊士敦爵士(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會戴的,戈登司令(Charles George Gordon)會戴的,也是赫德爵士(Sir Robert Hart)會戴的,這些東西多年前曾在不同人手上流轉,一百五十年前有人在紫禁城載過的帽子,現在你拿在手上,感覺很奇妙吧。」
三人都是僅有被封為清朝一品大員的英國人,其中莊士敦爵士本來於香港英殖政府任職,其後被派到英國在山東的租借地威海衞,一九一九年被派至紫禁城教授溥儀英語、歷史、地理等。「他們師生的感情很好,莊士敦在牛津大學畢業,溥儀也很嚮往到牛津讀書。他為溥儀介紹西方知識,教他打網球、騎單車,建議溥儀戴眼鏡改善視力,又說留辮子是落後的表現,被西方人叫『豬尾巴』,溥儀真的把辮子剪了,嚇壞了一眾清朝遺老。」至於戈登,則是在大平天國期間,應清廷邀請指揮常勝軍,攻打洪秀全的天軍,最終平亂,獲封為一品大員,更是唯一獲賜黃馬褂的外國人。而赫德則是於同治其間擔任海關總稅務司。
一顆頂珠 打開收藏路
江樂士在學生時代已開始收集火柴盒、舊書等,但開始收集清朝文物,則是一個偶然。「我的第一件收藏品是二品官員的頂珠,是一九九一年第一次在天津逛古董店,只花了數百元人民幣買回來的。當時只覺得漂亮,但不知是什麼,拿回香港找專家鑑定,才知道是清朝官員的東西。我覺得很有趣,之後開始自己研究,往內地不同城巿旅遊,便開始留意會否找到其他,像在曼谷洽圖洽有商人專賣名人舊照片、雜誌、報紙,我就會找他;也會去拍賣會、找古董商人,有時也會在eBay找到好東西呢!」
他愛到處逛古蹟,最喜歡東北及山東,去過煙台看歐洲建築、威海衞看英式建築、青島看德國建築,順便蒐羅「好東西」,藏品來自香港的古董店、北京古董巿場、倫敦小店、拍賣會,甚至巴黎的跳蚤巿場、泰國洽圖洽的舊物販子。「你猜這顆頂珠我在哪裏買的?蒙古的烏蘭巴托,你也許想不到,許多清朝官府的文物,都可以在那裏找到,因為蒙古在一九二○年才獨立,保留了不少清朝文物。」
古董難辨真假 靠直覺及信譽
古董有時難以判斷真偽,他笑說:「我是個律師,很習慣判斷(judge)人們,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我通常都找有信譽的公司,不過有時也要冒點險,但古董這行很看重商譽,所以找資深行內人會較可靠。不過,有時我去跳蚤巿場就只是閒逛,有時會找到意想不到的東西,這就是收藏的樂趣。」
■末代皇帝年表
1906 溥儀出生
1908 慈禧病逝,溥儀登基,年號宣統,生父醇親王載灃任攝政王
1912 武昌起義成功,袁世凱逼令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
1917 北洋軍隊將領張勳康有為等發動政變,宣布清朝復辟,惟因「討逆軍」空襲紫禁城,溥儀再次退位
1919 莊士敦至紫禁城任溥儀老師
1932 溥儀於東北擔任日人治下的滿洲國「執政」
1934 溥儀改稱「滿洲帝國皇帝」,年號康德
1945 蘇聯紅軍攻入滿洲,溥儀退位,被蘇聯逮捕,其後被移交中國勞改
1959 國家主席劉少奇特赦,溥儀獲釋
1967 溥儀因腎癌去世
文﹕黃熙麗
圖﹕劉焌陶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拿起一件件文物,他娓娓道來清末的許多小故事(見圖說)。
「差點成為歷史學者」
江樂士笑說:「年輕時我很為歷史着迷,差點成為歷史學者,只是後來發現讀歷史出身的職業選擇不多,大都是做學校教師,這才決定讀法律,將收集歷史物品變成興趣。」他是香港收藏家協會的執行委員,早前在中央圖書館展出部分收藏,都是與晚清至民國的物品,「大家通常只在電影中看過,但很少有機會見到實物,我們(收藏協會)希望讓公眾透過這些文物,讓歷史活起來(bringing history alive )」。
在港找到一品官帽子
他最喜歡的收藏品,是在不同地方找了好幾年,最後才在香港找到的清朝一品「冬帽」。「這頂帽,是莊士敦爵士(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會戴的,戈登司令(Charles George Gordon)會戴的,也是赫德爵士(Sir Robert Hart)會戴的,這些東西多年前曾在不同人手上流轉,一百五十年前有人在紫禁城載過的帽子,現在你拿在手上,感覺很奇妙吧。」
三人都是僅有被封為清朝一品大員的英國人,其中莊士敦爵士本來於香港英殖政府任職,其後被派到英國在山東的租借地威海衞,一九一九年被派至紫禁城教授溥儀英語、歷史、地理等。「他們師生的感情很好,莊士敦在牛津大學畢業,溥儀也很嚮往到牛津讀書。他為溥儀介紹西方知識,教他打網球、騎單車,建議溥儀戴眼鏡改善視力,又說留辮子是落後的表現,被西方人叫『豬尾巴』,溥儀真的把辮子剪了,嚇壞了一眾清朝遺老。」至於戈登,則是在大平天國期間,應清廷邀請指揮常勝軍,攻打洪秀全的天軍,最終平亂,獲封為一品大員,更是唯一獲賜黃馬褂的外國人。而赫德則是於同治其間擔任海關總稅務司。
一顆頂珠 打開收藏路
江樂士在學生時代已開始收集火柴盒、舊書等,但開始收集清朝文物,則是一個偶然。「我的第一件收藏品是二品官員的頂珠,是一九九一年第一次在天津逛古董店,只花了數百元人民幣買回來的。當時只覺得漂亮,但不知是什麼,拿回香港找專家鑑定,才知道是清朝官員的東西。我覺得很有趣,之後開始自己研究,往內地不同城巿旅遊,便開始留意會否找到其他,像在曼谷洽圖洽有商人專賣名人舊照片、雜誌、報紙,我就會找他;也會去拍賣會、找古董商人,有時也會在eBay找到好東西呢!」
他愛到處逛古蹟,最喜歡東北及山東,去過煙台看歐洲建築、威海衞看英式建築、青島看德國建築,順便蒐羅「好東西」,藏品來自香港的古董店、北京古董巿場、倫敦小店、拍賣會,甚至巴黎的跳蚤巿場、泰國洽圖洽的舊物販子。「你猜這顆頂珠我在哪裏買的?蒙古的烏蘭巴托,你也許想不到,許多清朝官府的文物,都可以在那裏找到,因為蒙古在一九二○年才獨立,保留了不少清朝文物。」
古董難辨真假 靠直覺及信譽
古董有時難以判斷真偽,他笑說:「我是個律師,很習慣判斷(judge)人們,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我通常都找有信譽的公司,不過有時也要冒點險,但古董這行很看重商譽,所以找資深行內人會較可靠。不過,有時我去跳蚤巿場就只是閒逛,有時會找到意想不到的東西,這就是收藏的樂趣。」
■末代皇帝年表
1906 溥儀出生
1908 慈禧病逝,溥儀登基,年號宣統,生父醇親王載灃任攝政王
1912 武昌起義成功,袁世凱逼令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
1917 北洋軍隊將領張勳康有為等發動政變,宣布清朝復辟,惟因「討逆軍」空襲紫禁城,溥儀再次退位
1919 莊士敦至紫禁城任溥儀老師
1932 溥儀於東北擔任日人治下的滿洲國「執政」
1934 溥儀改稱「滿洲帝國皇帝」,年號康德
1945 蘇聯紅軍攻入滿洲,溥儀退位,被蘇聯逮捕,其後被移交中國勞改
1959 國家主席劉少奇特赦,溥儀獲釋
1967 溥儀因腎癌去世
文﹕黃熙麗
圖﹕劉焌陶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0)